医学科普
艾滋病常识
发表者:孔玉龙 4121人已读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其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
目前,AIDS不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已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我国艾滋性流行特点?
当前我国的AIDS流行有四大特点
AIDS疫情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近年来AIDS综合防治效果开始显现;
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全国AIDS疫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但部分地区仍疫情严重;
全国受AIDS影响的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经以下三种途径传播
性接触(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介入性医疗操作等)
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HIV的高危人群?
HIV感染高危人群包括:
男同性恋者(MSM)
静脉药物依赖者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
5.HIV病毒的特点?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一般消毒剂如:碘酊、过氧乙酸、戊二醛、次氯酸钠等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效的消毒剂,对HIV也都有良好的灭活作用。因此,对HBV有效的消毒和灭活方法均适用于HIV。
除此之外,75%的酒精也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
HIV对热很敏感,对低温耐受性强于高温。56℃处理30分钟可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
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
6.HIV抽血检查
HIV1/2抗体检测
筛查试验(含初筛和复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
快速检测(斑点ELISA和斑点免疫胶体金或胶体硒快速试验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层析试验)
HIV1/2抗体检测
确证试验
常用的方法:免疫印迹法(WB)
7.实验室确诊
无HIV特异性条带产生,报告HIV抗体1/2阴性
出现HIV1/2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阳性,报告HIV1/2抗体不确定,可在4周后随访: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
如随访期间发生带型进展,符合HIV抗体阳性判定标准则为HIV抗体阳性
如带型仍不满足阳性标准,继续随访到8周,如带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
8.CD4+T淋巴细胞检测
CD4+T淋巴细胞是HIV感染最主要的靶细胞,HIV感染人体后,出现:
CD4+ 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CD4+/CD8+ T细胞比值倒置现象
细胞免疫功能受损
进行HAART治疗,CD4+T淋巴细胞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9.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是
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病程进展
确定疾病分期和治疗时机
判断治疗效果
HIV感染者的临床合并症
10.临床表现: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
部分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
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11.临床表现: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在无症状期,由于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CD4+ 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同时具有传染性。
12.临床表现: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厘米,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13.诊断标准:急性期
患者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
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
14.诊断标准:无症状期
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15.诊断标准:艾滋病期
(1)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 ℃以上,>1个月
(2) 腹泻(大便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 反复发作的口腔念珠菌感染
(5)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 肺孢子菌肺炎(PCP)
(7)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枢神经系统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
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
HIV抗体阳性,而CD4+ T淋巴细胞数<200/mm3,也可诊断为艾滋病。
本文是孔玉龙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6-11-05 19: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