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肝硬化
发表者:刘洪波 1817人已读
肝硬化腹水是晚期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表现,是由于肝病久治不愈,肝功能受损形成低蛋白血症及门静脉压力增高而形成,腹水反复发作或持久不退,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现代医学多采用休息,限水盐饮食,补充白蛋白,保肝等支持治疗,以及利尿、抗感染和防治并发症发生。
本病相当于中医“臌胀”范畴,被称为四大难症之一。对本病的治疗方法颇多,有主攻主补者,有攻补兼施者。文献报道,逐水药应用不当,易致电解质紊乱,心率失常,腹泻呕吐,加重低蛋白血症及肝昏迷等,因而近年来单纯的攻补已少用,多主张综合治疗,攻补兼施。笔者认为,臌胀病变初期在肝脾,久则肝、脾、肾三脏受损,其病程长,出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应攻补兼施,采用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以自拟活血利水汤为主,方取红参大补元气,补脾益气为君,黄芪、云苓益气健脾利水,泽泻、薏苡仁健脾利水渗湿,白术、山药健脾益气,益母草活血化淤,利尿消肿,黑白丑、商陆泻下逐水,大黄泻下攻积,活血化淤为臣,丹参、大黄、益母草活血化淤为佐,陈皮理气调中为使,全方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利水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气健脾药物不仅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而且有利于白蛋白的升高,提高淋巴母细胞的转化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有诱生干扰素作用,活血化淤药物能扩张肝血管,增加肝血流量,从而防止肝细胞坏死,加强病灶修复,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利水渗湿药能增加胆汁分泌,利胆退黄,黄芪能够补气利水,故能提高本病疗效。
发表于:2009-08-14 20:54
网上咨询刘洪波大夫
刘洪波的咨询范围: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炎(甲肝、乙肝、丙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胆囊炎;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上下消化道出血;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冠心病、心肌炎、慢性心衰;脑梗死、脑萎缩;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及妇科肿瘤;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肾癌及其他疑难杂症等的防治工作;长期开展肿瘤的放疗、化疗、射频消融、超声聚焦、放疗粒子植入、化疗粒子植入、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中西药靶向治疗、心理治疗等及各种囊肿穿刺治疗工作。在中西西结合及综合治疗各种肿瘤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更多>>
写的非常不错!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