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肛肠手术后要注意随访复查
发表者:李兵剑 1149人已读
肛肠疾病包括了很多疾病,最常见的是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结直肠息肉,良恶性肿瘤以及习惯性便秘,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等等。这也是临床上在肛肠科住院治疗的主要病种,其中很多疾病的治疗需借助手术。
很多患者认为肛肠科手术都是些小手术,不值一提,手术做完就好了。但事实上,肛肠科手术术后的恢复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有如下几个原因:① 肛门直肠的重要生理功能就是排便,粪便对局部造成的污染会成为术后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术后护理若不到位,可能导致继发感染。② 正是由于粪便的污染,因此很多肛肠手术比(如痔疮,肛瘘,肛裂等)都是做开放性切口,就是切除后伤口不给予缝合,而是敞开着,让伤口自行愈合起来。这样处理的优势就是感染率低了,但伤口的愈合时间则显著延长了,稍复杂的痔疮,肛瘘其愈合时间都要4周以上才能恢复至完全无症状。而在这期间,若是换药处置措施不当,很容易导致伤口愈合畸形,假性愈合,或者伤口演变成慢性裂口,迁延不愈。
因此手术后伤口尚未完全愈合前即出院了,患者应当定期回院复查随访,直至伤口愈合为止。
对于一些特殊手术,我们更加强调应当术后随访。首先要讲的是混合痔PPH术。这是近20多年来在我国开展的一种痔疮微创术式。其原理是环形切除痔上一圈肠粘膜,然后断端上下用钛金属吻合钉进行吻合。这样可以对脱垂的痔疮起到提吊作用,也可减少痔疮血液供应,从而使其逐渐萎缩。这种环形吻合口若是在术后受到炎症反应反复刺激,容易水肿增生,导致环形狭窄;也可能由于患者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导致大便过度稀软,不成形,不能对吻合口进行适当的扩张刺激,也可能导致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狭窄初期经适当的扩肛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若是长期置之不理,导致吻合口瘢痕老化,扩肛无效,那么则需再一次手术行狭窄部位瘢痕松解。正因为有这种潜在的风险,因此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内应两至三次,只要行肛门指诊确认吻合口大小合适就可以了。
其次要讲的是肛瘘/肛周脓肿,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将脓腔,瘘管,内口彻底敞开,去除坏死组织,使伤口用新的肉眼组织填充,逐渐愈合起来。这一过程很缓慢,其恢复与体质,营养,心态,切口部位及大小等都有关系。若是伤口未愈合时出院,应当定期回院复查。这是因为伤口在恢复过程中,若是底部愈合不佳,而伤口表面愈合了,就会形成假性愈合(也叫桥型愈合,如同拱桥一样,下方仍然是空虚的),过不了多久,伤口就会再次化脓破溃,导致手术失败。同样,若是外口愈合了,而肛管处的内口没有先期愈合,容易导致伤口迁延不愈甚至复发。
正因为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若是术后伤口未痊愈即已出院,则应当定期复查随访,医生通过检查确认伤口痊愈了,这个治疗过程才算结束。
本文是李兵剑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9-04-27 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