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文章
乙型肝炎病毒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不可忽视
发表者:李金科 2764人已读
长期以来医学界公认乙型肝炎病毒传播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其它途径(呼吸道粘膜、破损的消化道、昆虫叮咬)。从流行病学调查中可发现约90%乙肝患者找不到明确经输血、注射、和母婴垂直传播的证据,提示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可能是目前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我们知道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唾液、汗液、腹水、阴道分泌物、乳汁(56.14%--71.00%)、羊水(33%)、精液、月经等多种体液中均能找到HBsAg和HBV-DNA,其中以血液HBsAg阳性率最高,唾液次之。日常生活中长期公用或混用牙刷,口杯,使用消毒不严的餐具,甚至和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共餐,均可通过破损的口腔粘膜引起HBV感染。
2003年balter等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PCR法检测发现,在慢性乙性肝炎患者的胃液中HBsAg HBeAg 及HBV-DNA的检出率分别是51.7%、12.1%、34.4%,而部分血清HBsAg HBeAg 及HBV-DNA阴性者,胃液中HBsAg HBeAg 及HBV-DNA也可出现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说明胃液中的HBV不完全由血液的胃腔释放或不显形损伤所致,临床证实HBV可不被胃液、肠液破坏而长期存在于胃液中,在一定条件下(胃粘膜损伤),它既可使人感染HBV又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已在HBeAg 、HBV-DNA阳性的患者中找到HBV),或经口而出传染他人。
破损的皮肤粘膜也是HBV感染的途径,已证明,注射0.001-0.0000001ML带HBV血液,或将1滴含HBV血液滴入25L水中,若皮肤粘膜有破损即可感染乙肝。所以公用未严格消毒的指甲刀、修脚刀、剃须刀(剃须刀千剃万刮有谁消过毒)、针灸针、内窥镜、牙科器械非常危险。患皮肤病或脚气时请不要到公共浴池洗澡。
目前我国HBV感染的家庭内部HBV总携带率14.63%(全国平均水平为8.75%),HBV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提示了家庭成员间的密切传播是水平传播的重要方式。这中间存在血液、皮肤黏膜、胃肠道等途径。
乙肝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及早注射乙肝疫苗是你明智选折,如何避免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传播呢?
1.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3-04-15 21:25
网上咨询李金科大夫
李金科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李金科的咨询范围: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各型急、慢性病毒肝炎、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以及发热、出疹性疾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