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留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HLA配型在器官移植中的重要意义

发表者:李留洋 人已读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作为不同个体免疫细胞相互识别的标志,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HLA抗原由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基因所编码,主要表达于有核细胞膜表面,尤其是在人类白细胞膜上含有丰富的HLA分子,因此被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由于HLA能够反映接受器官移植的受者和提供移植器官的供者之间的组织相容性程度,与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故又将HLA称为移植抗原。

目前已知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关系最为密切的主要是HLA一类抗原的A、B位点和HLA二类抗原的DR位点,每个位点均有两个抗原表达,一个来自父亲的基因,一个来自母亲的基因。因此,在进行移植手术前,必需对移植受者和供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膜上的HLA-A、B、DR三个位点六个抗原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择HLA最相配的受者和供者进行移植手术。

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受者和供者之间HLA相容程度越高,也就是受者和供者之间HLA-A、B、DR六个抗原中相同的抗原数越多,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就越低,移植成功率和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率就越高。反之,就越容易发生排斥反应,从而降低移植成功率和移植物存活率。美国国立器官共享网络(UNOS)对50000多例肾移植随访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受者和供者之间HLA-A、B、DR六个抗原全相同(相配)与全不同(六抗原错配)的3年和10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相差20%和30%,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相差25%。所以,受者和供者间良好的HLA配型对术后减少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是李留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