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亚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

发表者:李利亚 人已读

直肠癌的发病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遗传因素相关。年龄、大肠息肉史、溃疡性结肠炎及胆囊切除史也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1.饮食因素 尽管肿瘤受遗传因素影响,但是80%的肿瘤都与包括饮食在内的环境因素有关。目前认为,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结直肠癌,尤其是结肠癌的主要高危因素;而饮食中的其他营养素包括维生素A、C、D和钙等是有益的因素。而叶酸和蛋氨酸可以降低结肠癌患病危险。Whelan在研究腺瘤复发时观察到补充多种维生素、维生素E和钙平均31个月内,均能使新腺瘤发生的危险率降低40%~50%。这提示通过简单地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预防大肠腺瘤和癌的发生。目前的研究认为大肠癌的发病率与总蛋白,尤其是动物蛋白正相关,与植物蛋白负相关。一些动物实验也发现大豆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危险性。

2.体力活动、肥胖 能量摄入、新陈代谢率、体力活动和各种体型或肥胖的度量标准都是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的。若不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则很难用数量来确定或表示每个因素在致癌危险中所起的作用。流行病学认为,长年久坐办公室而很少从事体力活动,是患大肠癌的一种危险因素,而体力活动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危险性,是最重要的保护因素之一。既往研究发现BMI与结肠癌,尤其是男性结肠癌的危险性升高相关,而在女性中这种关系则表现得较弱。BMI与直肠癌的危险性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

3.遗传因素研究证实,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比一般人群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高,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人患该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2倍,而且患病年龄明显提前。由于家族遗传因素引发的大肠癌约占10%~20%,这些遗传家族主要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Gardner综合征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综合征。除了这些外,还有部分散发性大肠癌具有遗传背景。遗传性结直肠癌大致分为两类,即息肉性(多发息肉)和非息肉性。这类结直肠癌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性。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结肠腺瘤性息肉包括FAP和Gardner综合征。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不一的息肉,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息肉数量可达数千个。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成簇。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息肉的增多、增大,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或带黏液、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予治疗,不可避免地出现癌变,且可表现为同时多原发性肠癌。

(2)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族中异常基因携带者早期发生结直肠癌(平均年龄44岁),多为右侧结肠癌,同时性和异时性多原发癌也较多见,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等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HNPCC的发生率尚不清楚。据估计,美国HNPCC的发生率可能介于1/200~1/1000,可能占大肠癌的4%~13%。

4.疾病因素 大肠息肉史、慢性结肠炎性疾病及胆囊切除术史等也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慢性大肠炎如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患者发生肠癌的几率高于一般人群,炎症在增生性病变过程中,常伴有慢性溃疡或形成炎性息肉等,据资料统计,有结肠息肉的患者,结肠癌发病率是无结肠息肉患者的5倍。而个人肿瘤史、感染、血吸虫病、糖尿病等也有一定相关性。

5.药物因素 现代研究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激素替代疗法(HRT)与降低结直肠癌的危险性有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HRT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实验表明NSAID对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可抑制结肠癌等细胞株的增殖。

6.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结直肠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90%都发生在50岁以上,而且年龄越大,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越高。

(2)吸烟:吸烟是多种致癌物质的主要来源,包括杂环胺、亚硝胺。考虑吸烟在某些方面与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之间是一种生物学上的关系。

(3)饮酒:许多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都认为酒精摄入与结肠癌的危险性有关。此外,酒精与结直肠腺瘤危险性升高相关。

(4)职业暴露:有研究发现,从事与石棉暴露相关职业的人易患大肠癌。动物实验也证实,石棉在通过消化道时能够穿透肠粘膜。

本文系李利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利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