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肿瘤诊治常识
卵巢癌的化疗方案和医嘱举例
发表者:李醒亚 12577人已读
一、用于诊断的检查
● 收集和进行家族史评估
● 腹部/盆腔检查
● 如有临床指征,行消化道检查
● 超声和/或腹部/盆腔CT检查
● 胸部影像学检查
● CA-125或根据临床指征行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查
● 血常规,肝功能等生化检查
二、分期分组
原发肿瘤(T) | |||
Tx | 原发肿瘤不能评价 | T2a | 蔓延和/或转移到子宫和/或输卵管,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无恶性细胞 |
T0 | 无原发肿瘤证据 | T2b | 侵及其他盆腔组织,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无恶性细胞 |
T1 | 肿瘤局限于卵巢(单侧或双侧) | T2c | 肿瘤盆腔播散(T2a或T2b),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找到恶性细胞 |
T1a | 肿瘤局限于单侧卵巢,包膜完整,卵巢表面 没有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无恶性细胞 | T3 | 肿瘤位于单侧或双侧卵巢,有镜下证实的盆腔外腹膜转移 |
T1b | 肿瘤局限于双侧卵巢,包膜完整,卵巢表面 没有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无恶性细胞 | T3a | 盆腔外腹膜腔内镜下微转移 |
T1c | 肿瘤局限于单侧或双侧卵巢,并有以下情况 之一:包膜破裂,卵巢表面有肿瘤,腹水或 腹腔冲洗液找到恶性细 | T3b | 盆腔外腹膜腔内肉眼可见转移,但转移灶最大径均≤2 cm |
T2 | 肿瘤累及单侧或双侧卵巢,并伴盆腔播散 | T3 | 盆腔外腹膜腔内肉眼可见转移,转移灶最大径>2 cm |
区域淋巴结(N) | |||||||
Nx | 淋巴结转移不能评价 | N0 |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 N1 |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 ||
远处转移(M) | |||||||
M0 | 无远处转移 | M1 | 有腹腔外的远处转移 | ||||
I期:T1N0M0 | IA期 | IB期 | IC期 |
| T1aN0M0 | T1bN0M0 | T1cN0M0 |
II期:T2 N0 M0 | IIA期 | IIB期 | IIC期 |
| T2aN0M0 | T2bN0M0 | T2c N0 M0 |
III期:T3 N0 M0 | IIIA期 | IIIB期 | IIIC期 |
| T3a N0 M0 | T3bN0 M0 | T3cN0M0,任何TN1M0 |
IV期:任何T任何NM1 |
|
|
|
Ÿ 行剖腹探查/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同时进行全面分期,或单侧附件切除术(如果患者有生育要求,适用于临床IA、IC期所有分化程度的肿瘤)
Ÿ 临床II、III或IV期患者,可行细胞减灭术
Ÿ 不适合手术的大块型肿瘤III/IV期患者(经细针穿刺、活检或穿刺术诊断),可考虑行新辅助化疗/初始间歇性细胞减灭术
四、初始治疗后随访
五、卵巢癌化疗原则及有效药物
1. 卵巢癌化疗原则
| IA或IB期 | IC期 | |
初 始治 疗 | 观察(G1/G2)或
静注紫杉类/卡铂3~6周期(G2/G3) | 静注紫杉类/卡铂3~6周期 | 对于细胞减灭术后无大块残留病灶的患者给予腹腔化疗或静注紫杉类/卡铂,总共6~8周期 |
第二次 辅助治疗 | 临床完全缓解→观察/临床试验/缓解后紫杉醇治疗 部分缓解或进展→持续或复发治疗 |
1. 临床完全缓解I~IV期
监测随访CA125上升或 临床复发,既往未化疗 | 行影像学检查→见初始治疗 |
行影像学检查→持续或复发肿瘤的治疗 | |
CA125持续升高,既往化疗 | 行影像学检查→延迟至临床复发或立即行复发肿瘤治疗 |
2. 持续或复发肿瘤的治疗
初始化疗中疾病变化 | 临床试验或仅支持治疗或复发治疗 | |
完全缓解,但停止化疗后<6个月复发或部分缓解的II期/III期/IV期 | 临床试验或复发治疗或观察 | |
完全缓解,且停止化疗后>6个月复发 | 影像学和/或临床复发 | 考虑再次细胞减灭术→临床试验或首选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初次复发)或复发治疗 |
生物学标志物复发 | 临床试验或延迟至临床复发或立即复发治疗 |
3. 可接受的复发治疗方案和内分泌治疗药物
(1) 首选联合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 | 联合(铂类敏感):卡铂/紫杉醇,卡铂/多西他赛,卡铂/吉西他滨,卡铂/多柔比星脂质体,顺铂/吉西他滨 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 |
铂类耐药单药:多西他赛,依托泊苷(po),吉西他滨,多柔比星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托泊替康 |
(2) 单药及内分泌药物
其他有效药物 | 单药:六甲蜜胺,卡培他滨,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伊立替康,美法仑,奥沙利铂,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长春瑞滨,培美曲塞 |
内分泌:阿那曲唑,来曲唑,亮丙瑞林,醋酸甲地孕酮,他莫昔芬 |
六、常用化疗药物用法及剂量调整
1. 常用化疗方案
药 物 | 起始剂量 | 重复×周期数 |
紫杉醇/卡铂 | 紫杉醇175 mg//m²,静滴3h,后卡铂曲线下面积(AUC)5~7.5,静滴 1h d1(用非聚氯乙烯装置,管内滤器) | 每3周×6 |
紫杉醇80mg//m² 静滴 1h第1、8、15天;卡铂AUC=6 静滴 1h d1 | 每3周×6 | |
紫杉醇/顺铂 | 紫杉醇135mg//m²静滴 24h d1,顺铂75~100 mg//m² ip d2,紫杉醇ip 60mg/m²,d8 | 每3周×6 |
多西他赛/卡铂 | 多西他赛60~75mg//m² 静滴 1h,后卡铂AUC=5.0~6.0 静滴 1h d1 | 每3周×6 |
吉西他滨/卡铂 | 吉西他滨800mg/m²静滴30min,d1,8;卡铂(剂量 AUC=5若血小板计数≥150则可增至AUC=6)静滴1h d1 | 每3周×6 |
阿霉素脂质体/卡铂 | 阿霉素30mg/m²稀释于250mL 5%GS 静滴 1h;卡铂曲线下面积(AUC)5,静滴1h d1 | 每4周,最多6 |
顺铂(单药) | 顺铂50~100 mg//m² 静滴 1h d1 | 每3周 |
卡铂(单药) | 300~400mg/m²,5%GS 500ml,静滴1h d1 | 每4周 |
吉西他滨(单药) | 800mg/m²,静滴30min,d 1,8,15 | 每4周 |
2. 紫杉醇/卡铂剂量调整
血液学 (化疗当日)
| 中性粒(×109/L)且 | 血小板 (×109/L) | 紫杉醇 | 卡铂 |
≥1.5 | ≥100 | 100% | 120% | |
0.5-1.4 | ≥75 | 100% | 100% | |
<0.5 | <75 | 80% | 80% | |
<0.5 | ≥75 | 80% | 100% | |
>0.5 | <75 | 100% | 80% | |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80% | 80% | ||
肝功能异常 | 丙氨酸转移酶 并且 胆红素 | 紫杉醇剂量 | ||
<10×ULN 且 ≤1.25×ULN | 175mg/m² | |||
<10×ULN 且 1.26-2 ×ULN | 135 mg/m² | |||
<10×ULN 且 2.01-5 ×ULN | 90 mg/m² | |||
≥10×ULN 且 >5 ×ULN | 不推荐用药 | |||
关节痛、肌痛 | 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含可待因的对乙酰氨基酚等,若效差则紫杉醇减量至135mg/m² | |||
神经病变 | 需剂量调整或停药 | |||
肾功能异常 | 若肌酐水平明显增加(大于20%或升高超过正常上限),重新检查/计算GFR,并依据新GFR水平重新计算卡铂剂量 |
注: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8且单核细胞比例不小于20%,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即将临近.医师可决定继续治疗不予推迟。
3. 顺铂剂量调整
血液学 | 中性粒(×109/L) | 血小板(×109/L) | 顺铂剂量 |
>1 | 且>100 | 100% | |
0.5~0.99 | 或75~100 | 75% | |
<0.5 | 或<75 | 推迟治疗 | |
肾功能 | 肌酐清除率(mL/min)≥60 | 75mg/m², d1 | |
45~59 | 35 mg/m² d1, 2或d1 ,8 (预水化,同75 mg/m²量) | ||
<45 | 推迟治疗 |
4. 吉西他滨剂量调整
血液学(×109/L) | 吉西他滨剂量 |
中性粒≥1且血小板≥100 | 100% |
中性粒<1或血小板<100 | 若d1:推迟至恢复,后减量至700mg/m²继续化疗 |
若d8:于d15前恢复则减量至700mg/m²继续化疗 | |
若d15:下周期起减量至700mg/m²继续化疗 |
5. 阿霉素脂质体/卡铂剂量调整
血液学 | 中性粒计数(×109/L) | 血小板(×109/L) | 阿霉素脂质体 | 卡铂 |
≥0.5 | ≥75 | 100% | 100% | |
<0.5 | <75 | 25mg/m² | 80% | |
<0.5 | ≥75 | 25mg/m² | 100% | |
≥0.5 | <75 | 100% | 80% | |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25mg/m² | 80% | ||
肝功 | 总胆红素(mmol/l)<50 | 30mg/m² |
| |
总胆红素(mmol/l)>50 | 20mg/m² |
| ||
口腔炎 | 1级无痛溃疡,红斑,不适 | 30mg/m² |
| |
2级疼痛红斑,水肿或溃疡,但可进食 | 推迟至恢复至1级后20mg/m²剂量继续化疗 | |||
3级疼痛红斑,水肿或溃疡,且无法进食 | 推迟至恢复1级后20mg/m²剂量继续或停止化疗 | |||
4级需肠道外营养支持 | 停止化疗 |
七、 化疗补充说明
· 在紫杉醇治疗前12小时和6小时均分别口服地塞米松20mg,治疗前30~60分钟肌注或口服苯海拉明50mg,静注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单药剂量为135~200mg/m²,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下,剂量可达250mg/m²;
· 阿霉素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心脏毒性,若患者有高血压或心功能不全则需小心用药,同时阿霉素具有强烈刺激性,注意给药方式,防止血管破坏;
· 采用IP和IV联合给药方案之前,患者需被告知与单独的IV化疗相比,联合给药方案毒性的增加(骨髓抑制、肾毒性、腹痛、神经疾病、胃肠道毒性、代谢毒性以及肝脏毒性的增加);
· 考虑采用顺铂IP和紫杉醇IP/IV方案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前要求患者具有正常的肾功能、适合的体力状态;
· 顺铂应用时,需给患者IV大量补液以预防肾脏毒性。每周期的化疗完成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骨髓抑制、脱水、电解质丢失、器官毒性(例如,肾脏和肝脏损害)和所有其他毒性反应情况。
八、常用化疗方案的实施要点
1. 紫杉醇/卡铂
(1) 检查:
· 若9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1×109/L, 血小板≥100×109/可继续应用本方案剂量,根据血液化验结果及其他毒性进行剂量调整
(2) 化疗前预处理:
· 紫杉醇治疗前12小时和6小时均分别口服地塞米松20mg,治疗前30~60分钟肌注或口服苯海拉明50mg,静滴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
· 紫杉醇单药剂量为135~200mg/m²,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下,剂量可达250mg/m²
· 卡铂前应用5-HT3拮抗剂预防呕吐(IV与PO相当)
(3) 化疗方案:
· 紫杉醇 175 mg/m²溶于250~500mL NS静脉注射(带滤器的输液管),3小时;
· 卡铂 AUC 6 or 5 × (肾小球滤过滤 + 25)溶于250mL 5%GS 静滴 1h
2. 多西他赛/卡铂
(1) 检查:
若9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1×109/L, 血小板≥100×109/可继续应用本方案剂量,根据血液化验结果及其他毒性进行剂量调整
(2) 化疗前预处理:
· 于化疗前一日口服地塞米松 7.5mg,一日两次连服三天;
· 卡铂前应用5-HT3拮抗剂预防呕吐(IV与PO相当)
(3) 化疗方案:
· 多西紫杉醇 75 mg/m² (第一周期)溶于250-500ML NS 静滴 1h;
· 卡铂 AUC 5 or 4 (第一疗程) × (肾小球滤过滤 + 25)溶于250mL 5%GS 静滴 1h
3. 吉西他滨/卡铂
(1) 检查:
若9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1×109/L, 血小板≥100×109/可继续应用本方案剂量,根据血液化验结果及其他毒性进行剂量调整
(2) 化疗前预处理:
本文是李醒亚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4-01-08 23:31
网上咨询李醒亚大夫
李醒亚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李醒亚的咨询范围: 肺癌、消化道肿瘤和乳腺癌等肿瘤的内科治疗和综合治疗,少见和疑难肿瘤诊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