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英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眼带状疱疹的治疗

发表者:李志英 人已读

第一节 风赤疮痍

风赤疮痍(fengchichuangyi)是一种发生在胞睑皮肤,出现红、肿、痛或见丘疹、水泡、脓疮、溃破、糜烂、结痂的外障眼病。又名湿热生疮(《证治准绳》)、风赤疮疾(《沈氏尊生书》)、眼胞疮(《病源辞典》)等。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也累及青少年患者。可单眼或双眼发病。部分患者还兼有全身或颜面部皮肤的损害,病程时间长短不一。治疗得当,预后良好。但如病变累及黑睛、瞳神,形成星点翳障或瞳神紧小、瞳神干缺,则影响视力,

风赤疮痍病名首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该书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胞睑皮肤红赤如涂朱砂、起疮、溃烂、结痂,甚者满目疮痍:“风赤生于脾脏家,疮生面睑似朱砂,乌珠洁净未为事,两年还有翳来遮”。认为是因风热生于脏故而得名,还指出本病发展过程可侵犯黑睛,“渐生翳膜,障闭瞳人”。明代王肯堂著《证治准强》、傅仁宇著《审视瑶函》中则将本症归入“湿热生疮”症中,其所述的病因病机与风赤疮痍基本相同,《审视瑶函》还提出用内服“加减四物汤”,局部外搽中药的方法治疗本病。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进一步阐明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脾经风热上攻所致,主张“宜急治之,久则恐生翳膜,遮盖睛瞳”。清代沈金鳌的《沈氏尊生书》称本病为“风赤疮疾”,认为本病发生于胞睑,由风热所致,“由脾脏内热蕴结,两睑似朱砂而生疮”。另外,清代黄岩著的《眼科纂要》则将本症归属为由脾胃湿热引起之“眼皮腐烂症”。近代出版的各种《中医眼科学》教材、专著对本病的理法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归纳和补充,同时还融汇了部分西医学的相关内容,使本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方法更为充实和完善。综上所述,风赤疮痍并非是单一病因同一临床表现的胞睑皮肤病,它包括了西医学不同病因,不同临床症候的多种眼睑皮肤疾病,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症候特点予以诊治。

西医学的眼睑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f the eyelids)、眼睑湿疹(eczema of the eyelids)、过敏性眼睑皮肤炎、眼睑皮肤炎、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肤炎、眼睑脓庖病(impetigo of the eyelids)、眼睑类天疱疮、眼睑寄生虫感染,眼睑结核(tuberculodem of the eyelids)及眼睑寻常狼疮,眼睑麻风(lepra of the eyelids),眼睑炭疽(anthrax of the eyelids)等疾病病变过程可出现与本病证类似的症候。本节主要以病毒性睑皮炎为例,论述风赤疮痍的证治,其他相关的眼睑疾病可参照本节内容予以辨证论治。

【病因病理】

西医学认为本病多系感染不同病毒所致。①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肤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常发生于流行性感冒肺炎的呼吸道感染,或怀孕期和劳累之后。②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肤炎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了三叉神经半月节或三叉神经第一分支所致。多发生于老年体弱或抵抗力低下者。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胞睑疾病范畴,胞睑在脏属脾。《世医得效方》认为本病:“因风热生于脾脏。”《眼科纂要》则认为本病乃:“湿热停滞脾胃所致。”可以认为本病与脾胃功能失调,风、湿、热三邪乘之浸淫关系密切。多因脾胃湿热蕴积或脾胃湿热中阻,复感风邪,风湿热邪循经蒸腾,腐灼胞睑,以致皮肤肿痛、水疱簇生、黏液渗出;或外感风热邪毒,引动内火,风火之邪上攻胞睑, 以致胞睑皮肤溃烂;或应用某些药物,毒素浸淫胞睑,或因椒疮、粟疮、睑弦赤烂之眵泪长久浸渍胞睑,复受毒邪而成。

【临床表现】

1.症状

患者多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病变区出现剧烈的神经痛,皮肤知觉减退或消失。

2.体征

(1)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常发生于上、下眼睑,以下睑多见。早期病变皮肤水肿,出现成簇的丘疹及半透明的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容易破溃,流出黄色鲇稠液体,并逐渐结痂。脱痂后一般不留瘢痕。病变可侵犯鼻翼皮肤和口唇部。

(2)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前驱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等,随后在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分布区域出现剧烈的神经痛、皮肤潮红、肿胀,成簇的透明小疱形成。小疱基底有红晕,疱疹间可见正常皮肤,随之水疱破溃、结痂、色素沉着或皮肤留有永久性瘢痕。病变常发生于一侧,以颜面正中线为界线。病变过程常合并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

3.诊断标准

(1)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病变部位多在下眼睑,疼痛较轻,疱疹容易破溃,愈后不留瘢痕。

(2)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常发生于老年体弱者,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分布区域剧烈的疼痛,皮肤潮红、肿胀、知觉减退或消失,出现成群分布的透明水疱,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病变局限于单侧,以颜面正中为分界。

4.鉴别诊断

眼睑湿疹 两病均出现眼睑突然红肿,继而出现丘疹,水疱,糜烂,结痂屑等症状。但眼睑湿疹多见于过敏体质者,有反复发作倾向,常有致敏物质接触史。病变区域奇痒,灼热感。亚急性者表现为眼睑皮肤暗红斑块,伴有结痂,鳞屑,少量丘疹,渗出等;慢性者起病缓慢,眼睑皮肤增厚,鳞屑脱落。

【治疗】

1.中医治疗

本病因风湿热三邪合病,故疏风、清热、除湿是本症的基本治法,临床上根据三邪的偏盛程度及病情的轻重缓急,予以疏风清热为主,或以清热除湿为主,或以清热解毒为主,或疏风清热除湿三法并重。同时配合眼局部外治,治疗过程注意病变是否向黑睛、瞳神传变。

(1)辨证论治

①脾经风热

证候 胞睑红赤,出现丘疹、小泡、刺痛、灼热、肿痛;多伴有发热、恶寒;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脾,佐以除湿止痒。

方药 除风清脾饮(《审视瑶函》 陈皮 连翘 知母 元明粉 黄芩 玄参 黄连 荆芥 大黄 桔梗 生地黄)加减。

②脾胃湿热

证候 胞睑红赤作痒,灼热疼痛,疱疹或脓庖丛生,溃破糜烂渗出黏液;多伴有胸闷纳呆,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除湿,佐以祛风止痒。

方药 除湿汤[](《眼科纂要》连翘 滑石 车前子 枳壳 黄芩 黄连 木通 茯苓 防风 荆芥 陈皮 甘草)加减。

③风火热毒

证候 胞睑红赤,疱疹群起,排列成簇,剧痛,疱疹亦可化脓溃破,最后成痂而形成疤痕,部分病例可变生黑睛星翳、瞳神紧小,甚或眼压升高;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 清热泻火,祛风解毒。

方药 普济消毒饮[](《医方集解》黄连 黄芩 玄参 连翘 马勃 板兰根 甘草 牛蒡子 升麻 薄荷 僵蚕 柴胡 陈皮 桔梗)加减。

(2)外治

①云南白药、六神丸加温开水调成糊状,涂于病变皮肤,每日2次。

②紫金锭加温水调成糊状,涂于病变皮肤,每日2次。

③带状疱疹水疱、红斑期,可用板兰根、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各30g,水煎外洗患处,每日2次。水疱结痂,红斑消除但仍疼痛明显者,可用七叶一枝花、赤芍、薄荷、香附各30g,水煎去渣后外洗患处,每日2次。

(3)分期论治

①水疱、红斑期: 治以疏风清热除湿,方用除湿汤加减。

②水疱、红斑消退期: 治以清热除湿, 佐以行气活血, 方用除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③后期:治以行气活血, 佐以除湿解毒,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

(4)专方专药

①清开灵注射液,每次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清开灵口服液,每次20m,每日3次。

②双黄连针粉,每次3.6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双黄连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3次。

③茵栀黄注射液,每次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2.西医治疗

(1)局部治疗

①早期 用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敷,每日4次,或用10000/ml α-干扰素溶液局部湿敷,每日4次。

②若疱疹未破溃 用1%煌绿酒精,涂于病变皮肤,再用1:60消毒淀粉糊剂涂于疱疹,以促进疱疹内液体吸收和预防继发感染。

③若疱疹破溃无继发感染,局部用3%无环鸟苷眼药膏或0、5%疱疹净眼药膏涂布患处。若继发感染,应联合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湿敷患处。

④物理疗法 用选用氦-氖激光、音频电、频普仪、紫外线或红外线治疗仪等治疗病变区域,具有较好的止痛和促进水疱消退的作用。

⑤扩瞳 伴有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者,应同时使用睫状肌麻痹剂。

(2)全身治疗

①病症重者可全身应用抗病毒、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②自血疗法 用患者自身恢复期全血,每次20ml,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注射2~3次,有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作用。

③转移因子,每次1u,每日1次,上臂皮下注射,10次为1疗程。

④镇痛剂 疼痛明显者,根据疼痛程度选用去痛片、消炎痛、卡马西平、甲氰米胍等药物治疗。

3.中西医综合治疗

中西医综合治疗风赤疮痍是在临床验证的中医有效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和西医的联合应用,通过中西药物相互协同作用,取得优于单纯用中医或西医的治疗效果为原则。虽然抗病毒类、糖皮质激素类西药是治疗风赤疮痍效果确切,但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且有使用的禁忌症,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症候,辨证应用疏风、清热、除湿、解毒类中药,以内服、外洗、外涂、湿敷、静脉滴注等多种不同的给药途径,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类、抗病毒类、抗生素类药物的剂量及用药时间,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预后】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预后良好。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大体可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完全愈合:见于多数患者。

(2)皮肤遗留永久性瘢痕或色素沉着:多数在病变受损部位。

(3)部分患者可累及角膜和虹膜等眼球各组织,甚至全眼球,导致失明。

(4)严重者可引起脑膜炎、脑炎甚至死亡。

(5)后遗证:疼痛。部分患者疼痛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预防调护

1.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

2.避免精神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4.饮食宜清淡,发病期间忌食鱼腥海味、辛辣炙煿及聚湿生痰之品。

本文是李志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