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李忠教授治疗肺癌经验
发表者:李忠 1913人已读
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是指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支气管腺体、肺泡上皮的癌肿。肺组织细胞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癌变,使肺组织异常增生肿大为其病理特点。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尤其发达工业国家如美、法、日、英等国最为明显。本病好发于45~75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2~3∶1,调查表明,肺癌现在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然而治疗效果在近十年来提高不大,总的治愈率在10%左右。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故而中医药疗法在肺癌特别是晚期肺癌的治疗和康复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古代医籍的有关记载,本病属中医“肺积”、“痞癖”、“咳嗽”等范畴,临床中多采用肺积之名。其病因多从“虚”(气虚及阴、阳虚)、“瘀”(血瘀)、“痰”(痰浊)、“毒”(热毒)四个方面来考虑。其中以肺气阴虚为本,以痰瘀毒邪为标。本病病位在肺,常累及脾肾。病机是由于肺脾肾虚弱,邪毒的干扰,使肺气闭郁,宣降失司,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肺络受阻,津液输布不利,壅结为痰,瘀痰交阻,日久形成肺积。中医治疗本病已经取得丰富的经验,并且经临床和实验观察,疗效也很满意,且毒副作用小,适于长期坚持运用。
【临床验案】
李某某 男 73岁
初诊时出现咳嗽、咳痰中帯血;胸部CT平扫加增强:左上叶后段于肺门水平可见一约3×3cm左右软组织肿块,双肺多发无壁低密度灶;痰脱落细胞检查:找到鳞癌细胞。头颅MIR、骨扫描、腹部B超除外脑转移、骨转移、肾上腺转移等。明确诊断为:左肺鳞癌Ⅳ期 双肺转移。该患者有吸烟史30余年,每天15-20支。
初诊症状:咳嗽,咳白痰、色白质粘量多,偶有咳血,口干,气短、动则尤甚,乏力,畏寒,纳差,眠可,大便干燥,3-4日一行,小便色黄。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滑。
辨证:气阴两虚,痰瘀互阻。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解毒。
处方:沙参 麦冬 五味子 生黄芪
女贞子 黄芩 川贝 桔梗
丹参 仙鹤草 白茅根 生首乌
服药一个月之后,开始第一疗程化疗。咳嗽好转,咳痰量减少,未再咳血。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纳差、大便干燥。舌暗红、苔白厚,脉细滑。开始化疗前调方,第一周期结束后未见明显血液毒性反应。后续辩证调方和化疗期间结合治疗,患者坚持服用中药三年余,胸部CT病灶稳定,头颅MRI、腹部B超、骨扫描检查均无异常。
本文是李忠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8-08-24 10:24
相关文章
网上咨询李忠大夫
李忠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李忠的咨询范围: 未找李忠医生就过诊的患者,不能线上直接开具处方。擅长于中医药治疗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并在肿瘤术后预防复发、转移和癌性疼痛的治疗及肿瘤放、化疗中药增敏解毒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