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李忠海教授荣获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发表者:李忠海 475人已读
日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李忠海教授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联合申报的《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和术后康复治疗》获得第七届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胸椎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年男性,其病因主要来自发育性胸椎椎管狭窄和后天退行性变所致的综合性因素。在脊椎椎管狭窄症中胸椎椎管狭窄症远较腰椎和颈椎少见。但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加之继发性病例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递增,因此,被确诊的病例逐渐增多,应引起大家重视。
对于胸椎管狭窄症造成的危害,我们需要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有患者曾认为心和肺都在胸部,会受到胸椎管狭窄的影响,从而危及生命。实际上,这种认知是不对的,胸椎管狭窄症可以致人瘫痪,但不会危及生命安全。原因有二:一方面,胸椎管狭窄只会影响到椎管内的结构,包括脊髓、神经及相应的血管,不会直接对心肺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控制心肺功能的神经并不行经胸椎管,而是在从颈椎管发出。因此,颈椎严重损伤时会影响到呼吸肌,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需要说明的是,不少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可出现胸腹部束带感,即患者感到其胸腹部如同被一条带子勒紧一样,很不舒服,但与真正的呼吸功能异常不是一回事。
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风险要比颈椎、腰椎相关疾患的手术风险高不少,尤其是它的致瘫率。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胸脊髓的解剖特点之一:血运相对薄弱。胸脊髓的血液供应相对薄弱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胸脊髓的抗打击能力相对降低,很轻微的一个外力就可能导致胸脊髓发生严重的损伤;二是胸脊髓损伤发生之后的修复能力相对较低。
李忠海教授在国际脊柱脊髓协会官方杂志《Spinal Cord》所发表的关于胸椎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策略的学术论文,该研究结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本文是李忠海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8-02-16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