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微创”的外科治疗手段: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发表者:李忠海 3914人已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工作方式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伏案工作,再加上老年人口增多,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据调查显示58-84%的成年工作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腰椎疾患的困扰,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微创手术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是当今外科手术的追求目标。脊柱微创手术的原则是通过最小的侵袭和生理干扰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历经一系列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成为脊柱外科领域最微创最先进的技术之一。手术适应症也从最初单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展到现在能够处理部分轻度或中度以根性疼痛症状为主的腰椎管狭窄症及Ⅰ-Ⅱ°腰椎滑脱症等多种疾病。
v 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最大的优势:“微创”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蓬勃发展,“微创”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经皮脊柱内镜技术作为脊柱微创手术的代表术式,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康复时间短等优势,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显著优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在微创脊柱手术出现前,开放手术是治疗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唯一手段。既往采用开放手术存在手术创伤大、对骨性结构破坏较多,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术后因瘢痕粘连复发可能性大并发症比较多。经皮脊柱内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脊柱微创技术,手术切口仅6-8mm左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因其不破坏椎体、椎板,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符合现代微创神经脊柱外科的理念。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分为侧路经椎间孔入路和后路经椎板间入路两种方式,术者可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最佳方式。此微创手术远远不是切口小和美观的问题,其前提是安全,不易损伤神经和大血管;其次对骨、韧带、肌肉等稳定结构破坏少,创伤小,出血少;同时其创面和显露范围小,定位精准,术野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可彻底去除病变、充分减压,从而达到满意疗效。除此之外,该技术还具有术后疼痛程度低、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诸多优点,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v 适用于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的常见腰椎疾病: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一些不适当的微创手术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个别反而引起并发症甚至不可挽回的后果,说明每种脊柱微创手术都有自己的适应证和局限性,必须充分认识疾病的病理改变和致病机理,掌握各种技术的适应证和要点,根据病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通过规范的操作,才能减少并发症、术中的意外和困难。故清晰认知哪些人群适合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而哪些人不适合做此类手术显得尤为重要。
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坐骨神经痛)。腰痛的原因多由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产生炎性因子刺激窦椎神经,引起神经变性。下肢放射痛是神经根受到损害的特征性表现,多由神经根受到压迫引起。一般认为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期短等优点,逐渐成为脊柱外科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
2、腰椎管狭窄症:指因脊柱受到退行性改变的影响,腰椎小关节肥大增生内聚及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黄韧带增生肥厚、椎间盘突出等病理性因素逐步积累,导致腰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容积变小,使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压,导致出现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骨科疾病。临床典型表现是间歇性跛行:站立行走后出现下肢麻木疼痛及乏力,需要坐下或弯腰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其治疗既往通常需要采用较大范围的减压或者联合融合固定术来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椎间孔更为狭窄,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更高。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已成功完成一系列腰椎管狭窄症内镜手术。
v 关于“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的常见问题
1.什么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
简单来说脊柱孔镜是一种以水为媒介的内镜技术,与关节镜技术相似,通过在身体表面切一个一毛钱硬币大小的切口,把一根直径7mm左右的通道置入到突出的椎间盘表面,通过抓钳把突出的椎间盘取出来,解放受压迫的神经根,解除腰腿痛症状。
2.“微创”脊柱内镜和“打钉子”的手术哪个好?
椎间盘突出是一个缓慢发展逐渐加重的过程,一般当突出程度严重才需要手术。任何手术操作不能打破这种退变过程,所谓的“微创”脊柱内镜手术就是只切除已经突出的椎间盘和部分退变中的椎间盘,保留相对正常的椎间盘,“打钉子”的手术就是切除全部的椎间盘,椎间盘全部切除后椎体之间就失去连接结构,需要用金属钉子给固定起来。没有术式的好与坏之分,只有适用不同手术的人群之分。
3.“微创”脊柱内径手术是不是就切不干净容易复发?
综上,正如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只切除了已经退变突出的椎间盘,而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相对正常椎间盘,没有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故没有打钉子的必要。但是正常椎间盘会有一部分继续退变,所以有了“复发”这一说,其实不应该是叫“复发”,而是“新发”的突出,这个比例大约在5-10%。
4.椎间孔镜手术后我应该怎么锻炼?
椎间盘镜术后注意卧床休息,严格意义上需卧床5-7天。但多数患者术后两天左右可下地行走,但我们要求术后佩戴围腰6周,大约在手术后1个月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5.椎间孔镜手术后复发了还能再做么?
能,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手术瘢痕很少,可以沿着原来的手术通道继续摘除突出的髓核。而且因为经皮脊柱内镜手术的入路和开放手术完全不同,所以即使以后再做开放手术,也不影响。
6.为什么我做完脊柱内镜手术腿还痛?
部分患者(约20%)在手术后1周到2周时会有症状反跳,表现为腿又痛了,这不是复发,是神经根自身的恢复过程,大约在1-2月时就慢慢消失了。
v 术后患者会出现那些情况呢?
1:腰痛:尽管脊柱内镜手术创伤虽小,但正常腰部结构仍有破坏,几乎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腰痛。这种疼痛在术后前3天较明显,此疼痛症状会逐渐消失。
2.症状基本缓解,但仍残留部分症状:任何手术及任何治疗方法均不可使椎间盘恢复如初。所有针对性治疗的目的均为缓解症状,延缓疾病发展。
3.神经症状:由于神经长期受压缺血及过分摩擦,部分神经必然受到影响。轻者仅神经功能暂时丧失,术前疼痛、麻木、肌力下降情况均存在,但疼痛症状掩盖其他症状,术后疼痛消失,麻木和肌力下降情况逐渐显现。这种情况,不用过于担心,口服神经营养药物3个月至半年,症状会逐渐减退。重者神经受压坏死,术后肌力下降的情况无法逆转。
本文是李忠海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20-09-14 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