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长海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权威解读:中药的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

发表者:孟长海 人已读

文//孟长海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开方熬药是中医的特色,医生给病人讲解煎药方法详细与否,也常常成为病人评价医生医德医术和责任心的重要依据。

在门诊,我要经常的讲到中药服用注意事项如煎药等问题,但每次总要苦口婆心的解释,可是好多朋友在听了之后回去又忘了或者操作错了,结果熬药就会出现如熬糊了、熬干了加水再煎、煎药太多了喝的肚子胀等“有趣”的事情。有时候疗效有无全在于此,可别小觑熬药和服用的学问。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1、煎药器具俗称“药锅”,建议使用惰性材料,以砂锅、瓦罐、陶瓷为好,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器具,不能使用铁、铜、铝等易发生化学反应的器具。

2、市场上药锅很多,电煎的、砂锅的等等,可根据经济条件选用。煎药器具容量要大一些充分容纳,以利于煎药。

3、自己实在煎药不便,可以选择代煎。代煎一般医院有、药店有,需要有一定的加工费。但很多时候,药店存在着不买药不煎药的情况。

二、煎药用水及加水量

煎药溶剂可用水、酒精、醋等,一般用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米泔水。加水量很重要,要根据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但因为药材体积大小不好把握,加水基本靠估算。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3-5cm为宜,简易方法一般推荐以中指指节长度估算,药量大的以2-3节为度,药量少的以1-2节为度。

有些药物需要加入白酒、黄酒、米酒、醋等煎煮的,要根据医生医嘱执行。

三、煎煮次数

煎药的次数以2-3次为宜,以第一次煎药效果最好,有效成分煎出最多。

有些医生交代,药物一次性煎煮,这在经典经方用药中常有,要根据医嘱。

四、煎药方法

1、浸泡:药物在煎煮前要浸泡,这样更加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30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矿物质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可以达到1-2小时。有些朋友浸泡一整天,这样天热情况下很容易变质。现在一些医院药物有不同种类:一是各种饮片搅在一起的,一种是小包装分开的,这里边原理一样。同一副药第二次熬时,直接加水就可,不必浸泡。

特别注意:医院的药都是炮制过的,一些人担心不卫生还要洗洗药,没有必要(一些来路不正的里边有杂质的情况)。而且,泡药的水一次加足,就用这水熬药,不要倒掉了。

2、时间与火候:煎药重在火候把握,讲究“文”“武”之火。急火称作武火,煎药为大沸腾;慢火、小火就是文火。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武火10-15分钟(当然有时候没那么死板,溢锅了还大火,那就不好了)。然后改为文火20-3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武火10分钟文火10分钟即可。滋补类药物,武火10-15分钟文火30-40分钟。当然,要根据加水量和具体情况把握,毕竟人是活的嘛。因此,熬药的时候最好不离人,经常有熬药不见人而熬干的情况。

3、留取药液量及服用:自己在家里煎药很容易出现多或者少的问题,一般建议一次留取250-300ml为好,一次服用完毕。也可以将两次煎药合并,分两次服用。时间可以早晚各熬一次,或者一次熬好取液后一分为二,早晚服用。有要求熬三次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服用时,要根据病情把握药温时间。一般脾胃功能好的,都可以空腹。脾胃功能不好的,饭后一小时服用。滋补类药物,早上空腹;安神类药物,晚上一顿要放在睡前半小时服用为妥。感冒类药物,可以一次多熬,一天多次服用。一般都需要温服,热病明显的可以冷服。

4、药渣处理:药渣虽然有效成分减少但还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对慢性病病人,可以热敷,或者多加水煎熬后泡脚。

5、特殊药的煎煮: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20-3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附子等,现在很多都是炮制好的饮片,毒性缓和,如医生未特殊要求也可以放一次煎。现在因为炮制技术改进,很多过去的呈块状药物如石膏、牡蛎、龙骨都成粉状,先泡容易沉底,熬药时候要先搅一搅,或者在熬药时候撒进去。当然也有患者试探直接熬好后兑服,就是味道不好,有时候也是可以的。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起锅前5—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后下的药物浸泡与否要根据性状,一般可直接加入。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花粉药物、对咽喉有刺激的、煎煮后药液混浊的,用纱布袋装好放入共煎。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赤石脂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单煎: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或者单独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芳香或者贵重的药物,不适宜加热煎煮的,可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如三七粉、羚羊角粉、牛黄麝香、琥珀等。

五、注意事项

1.很多医院现在都是电子化处置,每一类操作体系不一样。看病时候要与医生沟通清楚,是自己熬药还是代煎还是开颗粒剂,很多时候病人犹豫不决,耽误诊疗。

2.有些病人药取出来了才知道,不能回家熬药让重开代煎,如此折腾,也耽误其他人看病。而且药物拿出医院,也是医院不允许的。

3.一些病人自作主张,不按照医生医嘱来,或者到处听说,听“专家”讲座,结果弄错了。医生处置不同,熬药医嘱方法各异,最好哪个医生开方咨询哪一个医生。

4.一些病人等医院医生开了药后,觉得外边药店中药便宜,图便宜结果可能药品质量不靠谱,吃了没有效果;

5.一些病人懒省事,该做的环节不严格做,效果打折扣。

6.一些病人吃了一顿停上三顿,想起来了才用药,不靠谱。

7.吃药期间,必须遵守医嘱。一些人吃药期间喝酒不误,大鱼大肉,再好的药也是抓瞎。

8.中药煎煮,要有一种神圣感,应付不行。但一些病人过分谨慎,锱铢必较,反而弄得神经紧张,不利病情。

服中药是有大学问,明代大医学家徐大椿说道“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的说法。其实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医生和患者是一个共同体,医生负责诊断病情、提供思路、指明道路,很多时候患者是具体的执行者,拿药出了医院病人说了算,药物没效不能上来就指责医生水平高低。医生再好,药没有煎好,也是白搭。

所以,但凡使用中药,医者要讲清楚,患者要听明白,要求做到位,才能保证疗效。

(如有说法不当,欢迎各位大侠提出意见,修改完善)

本文是孟长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