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生命只有一次,活在当下
发表者:彭国球 1781人已读
自杀的新闻时有报道,今年媒体关于自杀事件的报道就特别多。早有2010年上半年富士康多名员工的相继跳楼事件,随后又有民航中南局某官员在广州卧轨,某影星在北京的家中跳楼自杀。据统计,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者中约有60%为抑郁症患者,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某些职业某些行业某些人群中,连续多年来,因自杀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其他意外事故导致的死亡的人数。一个个年轻而鲜活生命的溘然离去,令人扼腕长叹、感慨万千。这是当事人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哀。研究自杀的专家认为,一个人因自杀而死亡,至少会给5-10个亲人或关系密切的人带来终生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和心理上道义上的负担,甚至也会因此而改变原本健康快乐幸福的生命生活轨迹。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已大声疾呼: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善待自己,活在当下。
生命因为自杀而非自然的凋亡。这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精英,还是影视明星、青年学子;也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百姓;都是那样令人扼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不尽要问,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竟是如此脆弱?人们有了心理问题要怎样正确对待?怎样才能顺利度过心理脆弱期?要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自助和他助?我们有什么办法减少自杀的发生?
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生阻力,常言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尤其是当今的时代,社会已经发生并且还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更多的更大的矛盾、困难和困惑。在这样的时代,忧郁因子如同风中的蒲公英,随时在不经意的某一秒钟,飘落在我们的心灵沃土,在我们不经意中开花结果,让我们也成为一株散发忧郁的蒲公英。
全世界约5%的人口,都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受到抑郁症的影响;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已成为全世界第五大疾病。专家预计,到2020年时,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可能会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在这样一个容易产生忧郁的年代。我们怎样加强自己抗抑郁的能力呢?心理专家认为,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良好的人际和社会支持系统是抵抗各种压力的最好武器。
面对压力,我们要有自己有效的应对方法。
一个好的司机不会把车开得太快,一个好的琴师不会把琴弦绷得太紧,而一个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人也不会让自己面对难以承受的压力,他会为自己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方式来放松心理,舒缓压力。活在当下,放下坏心情。过去不等于现在,现在不等于未来。宽容大度地告别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不幸和悲伤,心平气和地去面对无法完全掌控和预知的未来,还有那并不全是由自己决定的成败得失。
人生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物质上的贫困,也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很多时候,可悲的痛苦不是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是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欲望在什么地方。当生活没有信仰,也没有坚定的人生目标时,最终人们的内心世界一定会荒芜。如果人的心理是一片不毛之地的沙漠,那么不管播下什么幸福的种子,它都会因为缺少营养而死去。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就是这种心理苍白、贫困,没有什么欲望的对生活无所谓的人。因此,一个人树立和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在面对困难、挫折和压力时,调动生命的所有能量和积极性,并转化为强大的动力,奋起、征服战胜一切困难,或是绕开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陷阱,向着渴望的梦想的方向和目标一路前行,直到成功。
生命只有一次,仅仅一次。失去了什么,也不能失去内心的希望和勇气。在生活中,一分一秒的积极言行的积累,可以造就伟大的成功;一分一秒消极言行的积累,足以让人万劫不复。天助自助者。是我们的心态决定我们的命运,而非其他东西。
生命是珍贵的,生活是美好的。在社会更多地关注物质财富和物质生活时,在我们追求学业事业金钱财富地位时,容易忘了这些并不是我们生活的根本目的,生活的根本目的就是快乐的生活,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我们不但要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更要精心构筑自己富贵的精神心灵家园,享有良好的精神生活。人生在世,活的是什么?说到底,活的是快乐、是心情。真正的聪明和智慧,就是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活出好心情出来。
面对压力,可以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应对,即:形成正确认知;调整自我心态;妥善应对压力;尽情享受生活;掌握常用的减压技术。
1、形成正确认知
首先,要对压力有个正确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压力的消极面,还要认识到压力的积极面。常言说,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同在。
其次,正确评估自己、接受自己。不要过高地把自己定位于无所不能;也不要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
再次,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我们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转型期。这个环境中肯定有许多不公平、不合理、不适应、不近人情之处。也许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环境的心态。
2、 调整自我心态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都是他想要看到的心中的世界。心理学家说,这个世界上没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同样是半杯水,悲观的人见到的是只有半水了;而乐观的人见到的是还有半杯水。要有好心态,要善于做到:(1)记住好事,忘记坏事;(2)学会幽默;(3)积极的自我暗示;(4)珍惜你所拥有的;(5)学会放弃;(6)保持乐观。
3、 善于应对压力
压力处处有,放下自然无。
当事情已经过去,当经历的已经经历,人们便会发现,我们身在其中的痛苦,我们所饱尝的各种滋味,正是我们所付出的一种又一种情绪和心态;我们当初认为非常非常严重的那些事件,比如失恋、婚变,比如失业、破产,比如失足、失败,比如没有升学、没有提升,比如……这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是那样的风轻云淡,不值一提。
压力处处有,分解自然轻。职场人士的工作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不善于分解压力,要学会寻求他人帮助。要学会把压力分解,让大家来共同分担。善于利用各种社会支持,建立培养个人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不做孤独的独行者。
4、 尽情享受生活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生活的全部不都是工作。要学会享受春花秋月,要有时间享受亲情友情和爱情。工作时工作,生活时生活。不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家中。
认真保健。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适当的体育活动;良好形成的生活习惯。
积极休闲。培养几种休闲放松活动的爱好,如:度假、郊游、阅读、听音乐、养宠物、泡吧聊天等。
适度娱乐。欣赏音乐;看文体节目。
共享天伦。家庭是人生的港湾,是心灵与肉体最好的栖息地,与孩子与配偶亲近、与长辈交流会带来身心的愉悦。
5、 掌握常用的减压技术
(1)理智情绪法
改变人的非理性观念,建立新的理性观念,就能消除人的原有心理障碍。为此,请记住艾利斯的情绪A—B—C 理论。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解释和观点;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
(2)宣泄法
弗洛伊德指出:每个人都有一个本能的侵犯能量储存器,在储存器里,侵犯能量的总量是固定的,它总是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个人内部的侵犯性驱力减弱。所以,有些不良情绪一定要合理宣滞。
(3)转移与升华
压力可以转移或是升华。如:看拳击、武术比赛,看竞技类体育比赛或武侠电影;写作或绘画、音乐创作,健身健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等。
(4)瑜伽与冥想
对于高压力的职业人士学会瑜伽或冥想也是很好的面对压力的放松方法。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以时间的方式而存在。生命只有一次,善待生命,珍惜当下。这是一种当今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生活理念和态度,是以人为本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观。珍惜当下,为了今天,我要十分快乐;为了今天,我要适应一切;为了今天,我要爱护自己;为了今天,我要丰富自己;为了今天,我要锻炼灵魂;为了今天,我要招人喜欢;为了今天,我要计划每天;为了今天,我要安静自己;为了今天,我要毫无畏惧;为了今天,我要欣赏美好。
发表于:2011-02-16 22:37
网上咨询彭国球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