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后必读
前列腺癌治疗后PSA上升该怎么办: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
发表者:邱雪峰 2720人已读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讨论之前,我先分享两个非常典型的病例。
病例一:老王,72岁,2017年初因早期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康复良好。定期复查PSA一直处于根治水平,但最近两次复查PSA略有升高,老王非常担心肿瘤是不是复发了,非常焦虑。
病例二:老张,76岁,2018年因晚期前列腺癌行内分泌治疗+多西他赛化疗,化疗结束后定期打针、吃药,复查PSA都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最近老张复查发现PSA开始上升了,担心肿瘤耐药了,非常紧张。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种情况,根治术后的生化复发。我经常跟我的患者开玩笑说,PSA是老天爷赐给前列腺癌患者的“福利”,因为它特别敏感,所以可以作为早期前列腺癌的筛查手段,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时候发现早期前列腺癌。同时,PSA也可以作为根治术后的监测手段,它要比目前任何一个影像工具都要敏感,能够发现早的复发征象。所谓的生化复发是指:没有临床症状,没有影像学异常,仅仅有PSA升高,且>0.2ng/ml(根治术后复发标准)。PSA很敏感,却给患者带来了“幸福的烦恼”,看到自己PSA升高了(甚至有部分患者还未达到生化复发标准),患者就开始焦虑,担心病情无法控制,担心肿瘤很快会剥夺自己的生命,甚至很多患者就开始病急乱投医。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组国外的数据,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约40%左右的患者在术后会出现生化复发,所以对于生化复发患者而言您并不孤独,也不是倒霉的那一个。其次,生化复发之后还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手段,从生化复发到疾病剥夺生化平均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就松了一口气,生化复发并不代表“世界末日”。那么生化复发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很多患者会问我,能不能用药物控制PSA。我们建议患者生化复发后(PSA在0.2ng/ml至0.5ng/ml之间时)能做影像学的评估,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目前比较精准的PSMA PET/CT,对病情作全面的评估,如果PSA升高是因为局部残留(如切缘阳性)或局部复发(如盆腔淋巴结转移),仍然可以通过放疗或手术达到“二次根治”的机会,如果PSA升高是因为远处转移(如骨转移)引起的,我们就需要全身用药(比如经典的内分泌治疗)。全面的评估不仅是后续治疗策略制定的基础,也是后期治疗效果监测的基础。如果在PSA轻度上升的时候,不管三七二一先把内分泌治疗用上,PSA是下降了,心理的恐慌也暂时消除了,但是很可能治得不明不白,甚至治疗过度(不能忽视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我们一定不能忽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治疗前列腺癌的终极目标是活得更久,活得更好,而不是为了降低PSA!
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病例。首先我们要科普一个概念——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大部分前列腺癌在早期对内分泌治疗很敏感,PSA会迅速下降,症状也会相应缓解,但随着时间推移,虽然内分泌治疗一直维持,但PSA会再次上升,这就说明前列腺癌进入了趋势抵抗阶段,也就是肿瘤对内分泌治疗产生了耐药性。不过不用担心,对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仍然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手段,比如化疗,阿比特龙等,在鼓楼医院还有很多新研发药物的临床试验。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比较纠结PSA,经常来咨询我:我家老爷子用药已经1个月了,PSA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上升了,是不是药物没有效果,要不要换一种药物?这个时候必须明确一个重要的标准,对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来说,医生更关注的是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影像学的变化(比如拍片子看原来肿瘤数量和大小的变化),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症状缓解或维持稳定,拍片子也没有发现进展,即使PSA上升,仍不作为更换方案的参考。另外,我再科普一个概念——PSA倍增时间(PSADT),简单地说就是PSA涨一倍需要的时间,它能够反映PSA上升的速度,如果PSADT很长,说明PSA涨得很慢,医生通常也不会考虑更换方案,如果PSADT很短,说明PSA涨得很快,考虑病情进展较快,医生会考虑再次行影像学评估,考虑更换方案。总之,对于晚期患者来说,PSA的结果需要结合上升速度,患者的症状及影像结果综合考虑病情进展情况以及方案更换,不能仅凭单次PSA的上升而做定论。
PSA是前列腺癌患者的福利,我们需要配合专科医生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它。
本文是邱雪峰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9-07-25 10:55
相关文章
网上咨询邱雪峰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