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发表者:屈亚辉 2266人已读
顽固性口腔溃疡又名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中医属于口疮、口糜、狐惑病范畴,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起初是口腔黏膜上的小红点,很快变成面积增大的白色溃疡面,灼痛难忍,严重影响进食,溃疡少则2、3个,多则7、8个,甚至连成片,溃疡此起彼伏,迁延数月不愈,严重者甚至常年携带口腔溃疡,病程长达20年左右,最终拖成口腔癌。此病虽小,却异常顽固难治,西药消炎加激素治疗能速愈,但复发也很快,中药滋阴降火也是一时的疗效,都难以彻底治愈。
【病机分析】: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夜生活丰富,睡眠较晚,导致脏腑的生物钟紊乱,溃疡发生率增高,尤其是中青年人。中医认为心主火,舌为心窍,诸经之热皆应于心,心火上炎,上扰口舌,发为口疮口糜。脾胃虚寒,中焦气虚不能震慑邪火,虚火上犯亦口糜。但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应该认识到不仅仅是因火因热而致,还应该与痰有关。脾主湿,心主火,脾虚生湿气因火热煎炼为痰,痰火互结,上扰于口舌,故本病症除口舌部位红肿疼痛外,常有口中黏腻不爽,时时吐出涎沫,甚至流唾痰涎。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皆为痰热之症。痰涎邪性黏滞难化,故本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
【治疗法则】:化热痰,泻邪火兼以养阴。
【方剂组成】:黄连、龙胆草、淡竹叶、玄参、天花粉、生牡蛎、浙贝母、僵蚕、延胡索。
【方解】:1、生牡蛎、浙贝母、僵蚕不但化痰,还重镇邪火上逆。2、黄连、龙胆草、淡竹叶清理三焦热邪,火邪附于痰,痰化火自灭,用量宜轻。3、此病迁延时日,火热伤阴。方中用玄参、天花粉生津滋阴润燥。4、延胡索通经活血镇痛,急则治其标。
【病例】周某某,女,35岁,反复口腔溃疡8年余。
患者周某反复口腔黏膜、舌面上下级牙龈等多处糜烂灼热疼痛8年余,曾在多家医院经漱口水、抗生素、激素及中药治疗,效果欠佳,依然反复发作,极其痛苦。患者自诉经常同时多发溃疡,不能碰咸辣烫食物,时时流痰涎。心烦,尿赤,脚心手心发热,口干不欲饮水,身体消瘦,精神较好,脉沉滑有力,舌质红苔薄黄腻,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证属热痰久伏体内,灼热伤津,津枯热更甚,黏痰邪火胶着上扰口舌。法宜化痰清热滋阴。方剂:黄连6g、黄芩12g龙胆草12g、玄参30g、天花粉30g、生牡蛎30g、浙贝母30g、僵蚕15g、生石膏45g牡丹皮15g、泽泻30。共7剂,2服/日。方解:黄连、黄芩、龙胆草清三焦热邪,玄参、天花粉滋阴润燥,牡蛎、浙贝母、僵蚕化痰,石膏清内热,牡丹皮活血凉血,泽泻导热于小便。服上方7剂后,口腔溃疡痊愈,心烦解。继服7剂巩固治疗。随访半年未复发。
友情提醒:中医治病讲究辩证论治,不同的人,则病同方异。照方全抄,可能疗效千差万别。切忌不辩证而盲目抄方治病!具体治疗可咨询本人。
本文是屈亚辉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7-09-07 23:51
网上咨询屈亚辉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