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为什么子宫切除术后疼痛依旧存在?—躯体症状障碍是什么病?

发表者:马伟 人已读

由于工作原因,经常接触各种女性疼痛患者,可前一段时间经治的两位患者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患者A,42岁,因下腹痛反复发作,经过漫长求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今年上半年在我院妇科已经做了腹腔镜下内异灶清除术,可是术后下腹痛反而更明显了,患者受不了疼痛折磨再次找到妇科主任要求直接把子宫切除。还有一位年轻妈妈B,数月前妇科体检后自觉白带增多,有异味,期间反复妇科就诊,医生怀疑她有盆腔炎,经过一番诊治后这位年轻女性患者自觉症状非但没有任何缓解,还逐渐发展到严重的下腹痛反复发作。直到最近这位患者再次找到妇科主任,开门见山地提出要求医生帮她把子宫切除,一了百了!

碰巧这位妇科主任跟我比较熟,知道我长期从事各种慢性疼痛的诊治,就先把两位患者介绍到我这里。经过详细了解病史及检查结果,我考虑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两位患者按照医嘱服用抗抑郁药物后,下腹疼痛症状都显著缓解,并最终保住了子宫。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躯体症状障碍”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人格理论 人格是指比较稳定的内在特征,这类患者往往具有“疼痛易患人格”(pain-prone personality),主要表现为对躯体症状比较敏感,容易紧张担心,并且还具有某些神经质的特征,比如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文中的患者B就具有对身体上轻微不适无限放大的性格,反复到不同医院检查,听不同医生的解释,通过询问还了解到,这位年轻妈妈的女儿在小学期间就被诊断出性发育早熟,这位妈妈为此感到焦虑不安,经常在女儿入睡后打着手电筒从头到脚帮女儿检查一遍,有时候甚至为了女儿身上有个痣都会感到紧张焦虑!

二.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动力学理论认为,由于童年时期的某些冲突,疼痛可以成为成年期心理防御机制的一部分。比如文中患者A,自幼缺乏父母关爱,爸爸常常会对她无理由家暴,自己女儿青春期叛逆,丈夫也会对女儿有所体罚,让她回忆起了童年时期的不愉快记忆,疼痛也随之而来!

三.行为医学理论 1976年,Fordyce提出慢性疼痛的操作性学习模式,根据这个模式,疼痛的持续存在是因为继发性获益(再强化),如经济补偿,配偶的关注等。当有所获益时,患者的疼痛行为会被强化,而当被视而不见或收到惩罚时,患者的疼痛行为则会被抑制。

四.生物学理论 任何心理现象都有器质性基础,躯体症状障碍也是如此。我们在临床诊疗中发现,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的感觉阈值下降、感觉敏感性增加,这可能与周围和中枢神经敏感性均增高有关。有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与外周(血浆)5-羟色胺、皮质醇浓度及免疫细胞活性存在一定关系。

———未完待续

本文是马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