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及预防宣教
发表者:石见春 1766人已读
作为一名乳腺外科医生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哺乳期的患者出现乳腺胀痛,高热等不适症状,感觉很痛苦和无助前来就诊,要让你来给诊断是否患有急性乳腺炎及怎么治疗,是否可以吃药,是否可以哺乳。再与同事探讨时,才发现身边就有五个这样女性护理人员,可见其发病率高,她们在哺乳期有过相似的经历,非常痛苦,恐惧再次妊娠和哺乳。因此想到总结一些临床经验与大家分享,为更多的哺乳期女性所用,帮助她们尽量预防乳腺炎和不畏惧患病,调理产后的心里状态。(其实笔者认为身边如有位已婚且有生育史,或患过乳腺炎的朋友,可能比一名普外外科医生更有经验。)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多是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多见于初产妇,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发病。
一、病因
①乳汁淤积和②细菌入侵。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临床表现
1.症状:病人感觉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随着炎症的发展,病人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表现个体差异,一般起初呈蜂窝织炎样表现,数天后可形成脓肿。
三、治疗
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在这里我认为排空乳汁非常重要,现在好多女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初为母亲,对疼痛非常敏感,婴儿在吸吮会引起乳头的疼痛,一些女孩子甚至会因疼痛而惧怕哺乳,因此可能导致乳汁淤积,导致感染)。
1.早期蜂窝织炎表现时,抗炎治疗为主,不宜手术。可以选择辅以局部理疗、外敷金黄散(膏)等。同时要用胸罩抬起乳房。
①此期不必回乳,可暂停患侧乳房哺乳,清洁乳头、乳晕,促进乳汁排泄(用吸乳器或吸吮),尽量排空乳汁。
②可口服中药如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
③抗菌药物选择以青霉素、头抱菌素和红霉素为安全。因为抗菌药物可被分泌至乳汁,影响婴儿健康,因此应避免使用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磺胺药和甲硝唑等药物。
2.脓肿形成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作脓肿切开引流,同时抗炎治疗。在引流时应打开多房脓腔间的分隔,充分引流,通畅引流,待乳房内部逐渐好转后再让乳房皮肤切口愈合。
一般不停止哺乳,因为停止哺乳不仅影响婴儿的喂养,且提供乳汁的淤积的机会。但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吸乳器吸尽乳汁,促进乳汁通畅排出,局部热敷利于炎症消散。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切开引流后并发乳瘘,应该停止哺乳。口服溴隐亭或己烯雌酚或肌注苯甲酸雌二醇。
性乳腺炎的预防,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其清洁。加强孕期卫生宣教,指导产妇常用温水,肥皂洗净乳头。如有乳头凹陷,可经常挤捏乳,提拉矫正乳头。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习惯。每次哺乳后应尽量将乳汁吸空,如淤积可按摩或使用吸乳器排进尽量乳汁。哺乳后清洗乳头,乳头皲裂或破损及时治疗,注意婴儿口腔卫生。
(扫描微信二维码与专业医生沟通)
本文系石见春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石见春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8-03-11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