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1例肺腺鳞癌患者服用阿法替尼治疗8月后疗效观察-随访03
发表者:李因涛 897人已读
中年女性,49岁,因“活动后胸闷”就诊于当地医院,CT示:左肺癌并纵膈、左肺门淋巴结转移;双肺广泛转移。CT穿刺活检病理:(肺)低分化腺鳞癌,基因检测示:EGFR 19缺失突变,cTNM分期T2N2M1a,IVA期。入院后我院病理会诊:低分化腺鳞癌。既往体健,无吸烟史,无肿瘤家族史。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肺腺鳞癌定义为由腺癌和鳞癌组成,且腺癌和鳞癌的组分各占10%以上才可诊断为肺腺鳞癌。文献报道,腺鳞癌的发病率为0.4-4%。研究显示,肺腺鳞癌不是简单的腺癌与鳞癌两种成分的组合,既具有肺腺癌与肺鳞癌的恶性生物学特征,也具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相比于肺腺癌或肺鳞癌,腺鳞癌侵袭型强,并且较早发生淋巴和血性转移,预后差。由于具有肺腺癌的成分,目前推荐行基因检测。研究表明,肺腺鳞癌EGFR突变频率相对较高(15%-44%)。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研究表明,经典肺腺鳞癌与低分化腺癌的临床病理及突变特征十分相似,且经典肺腺鳞癌患者比低分化腺癌患者的OS更差。术后复发患者服用靶向TKI治疗,与未服用患者比较,其生存率明显升高(红色是靶向TKI治疗,蓝色是未使用靶向TKI治疗)。
患者2018年3月12日开始服用阿法替尼,服用10个月,原发灶明显缩小,双肺转移灶全部消失,病情控制稳定,服用期间无明显咳嗽、咳痰及胸闷症状,一般情况良好。服药期间的主要副作用为腹泻、口腔溃疡及皮疹,对症治疗后控制良好。
对于初诊断的具有基因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美国NCCN和中国CSCO指南推荐一线使用靶向药物治疗。通过本患者治疗分析,李医生建议肺腺鳞癌患者一线首先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而非全身化疗。
衷心希望患者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本文是李因涛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8-11-26 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