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兴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疱病诊疗常规

发表者:苏振兴 人已读

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诊疗常规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

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是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患者血清中可查到自身抗体。这是二个重症皮肤病,

1. 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严重程度的分类:

按皮肤损害所占体表面积分轻、中、重及严重四级。

Ⅰ. 轻症:皮损占体表面积小于10%。

Ⅰa:无口腔粘膜损害

Ⅰb:有口腔粘膜损

Ⅱ. 中症:皮损占体表面积10%至30%。

Ⅲ. 重症。皮损占体表面积30%至70%。

Ⅳ. 严重。皮损占体表面积超过70%。

2. 大疱性皮肤病的活体组织检查: 最好用手术刀切, 应选择新出的水疱(以直径3—5mm的疱为宜). 注意应获得完整的水疱, 取材时勿将水疱搞破. 若同时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应

将水疱部分作病理检查, 无疱的部分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图).

3.免疫荧光检查: 以患者皮肤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取患者血,以正常人皮肤或豚 食道为底物作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采用异硫氰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IgG, IgM, IgA 及C3.

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诊疗的一般原则:

1. 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组重症皮肤病, 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控制,长期随访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3. 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目前的首选治疗。大体上可分为首剂量、控制量及维持量三个阶段。首剂量是指初诊患者时给予的剂量,控制剂量是指完全控制皮损所需要的剂量,维持量则是指维持阶段服用的剂量,逐渐递减,常需数年。

4. 在治疗期间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可能的不良反应,并密切监测。给予保护胃粘膜的药,如甲氰咪呱,氢氧化铝或硫糖铝等,补钙,如钙尔奇D,葡萄糖酸钙片等,大剂量使用皮质激素的患者应补钾,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定期检查尿糖、血糖等(详见附表1).

5. 对有严重糖尿病、严重骨质稀疏等使用皮质激素禁忌症的患者,可单独使用免疫抑抑制剂。为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及不良反应, 可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CTX)、氨甲喋呤(MTX)、硫唑嘌呤(AZP)、环孢素(CsA)、霉酚酸酯(MPM)等。

6. 要重视全身性的支持治疗,包括系统使用抗生素。

7. 局部治疗,处理好创面。

附表1:服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观察表

日期 用量 WBC 尿糖 血糖 口腔白念 血压 大便潜血 胸片 骨检查 其他

天疱疮诊疗常规

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中青年发病,基本损害为大疱,疱壁松弛,易破,成为糜烂面,且不易愈合;尼氏征阳性。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常最先表现为口腔粘膜水疱及糜烂。

2. 病理学检查:表皮内棘刺松解性疱。发生在基底细胞层上为寻常性天疱疮,增殖性天疱疮可见表皮棘增厚,其间可见嗜酸性细胞聚集而成的嗜酸细胞脓肿;发生在刺细胞上层或颗粒细胞层为红斑性天疱疮或落叶性天疱疮。

3.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表皮内是否有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的沉积:表皮内棘细胞间荧光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患者血中是否有循环抗体: 表皮内棘细胞间荧光. 应作血清抗体滴度的测定.

治疗:
1. 首选口服糖皮质激素(以泼尼松(强的松)为例);

首剂量:轻症:0. 5/kg.d;中症0. 75mg/kg.d;重症1. 0mg/kg.d;严重1. 5mg/kg.d

以60公斤体重为例,轻症 30 mg/ d;中症 45 mg/ d;重症 60mg/ d;严重 80 mg/ d。

用药后,密切观察3-5天,若仍有较多新出疱,原有水疱及糜烂面不见好转,则按50%增加剂量,直至皮损完全控制。完全控制皮损的剂量为控制量。一般在皮损完全愈合两周后可减药,并逐渐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寻常性天疱疮在初始阶段,可仅有口腔黏膜损害,此时可泼尼松龙(口含后咽下)30-40 mg。

口服皮质激素的量一般不应超过120mg。若超过此量仍不能控制皮损,则应考虑采取其它措施。

对重症及严重的天疱疮患者开始时可以激素冲击疗法。方法一般是采用甲基泼尼松龙500mg (必要时可用1000mg) 静点,每天一次,连续三天。此后给予泼尼松每天80至100mg。

2.维持治疗阶段:天疱疮是一个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治疗。一般而言,寻常型天疱疮需要服药3-4年,大疱性类天疱疮则需服药2-3年。这从治疗开始就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取得患者的配合。减药的速度开始时可以快些,以后一定要慢,并可逐渐改为隔日服药。切忌骤然停药。减药过快或骤然停药是复发常见的原因。一般,第一年年底服药的量大致为控制量的40%至50%,以后每年视病情可减上一年药量的50%,直至完全撤尽。

3.免疫抑制剂: 对中、重症及严重的病例在治疗开始时就应合并使用, 有以下几种选择

MTX: 每周口服一次(顿服),从10mg开始,可逐增至 15mg至20mg/周

环磷酰胺:50mg,每日口服2至3次。对严重的病例可每周静点一次,每次600—800mg或隔日静点一次200mg,每周三次。

硫唑嘌呤:50mg,日服2至3次;

环孢素:3-5mg/kg.d

免疫抑制剂常在用药四至六周后才起效。早期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加快皮质激素的减药速度, 有助于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皮损控制后可间断应用免疫抑制剂。

对有使用皮激素禁忌症的患者, 可单独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但起效较皮质激素要慢.

使用免疫抑制剂应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对环磷酰胺(CTX)、氨甲喋呤(MTX)、硫唑嘌呤(AZP)应注意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定期查未梢血象, 并应定期查肝功能. 对服用环孢素(CsA)、者应注意定期检查血压,肾功能. 环孢素还可出现牙龈增生及多毛.

4.抗生素的使用:对有大量创面的天疱疮患者,在给予大剂量皮质激素的同时,应给予相应的系统用抗生素。抗生素可根据创面细菌培养的结果来选择。

5.对创面局部,可以0.05%的黄连素溶液清洁,并以黄连素纱布敷盖。

6.支持治疗:重症天疱疮患者,由于创面广,大量渗出造成蛋白丢失,因此补充蛋白,加强营养是很重要的。对白蛋白低于30克/升的患者,应注意纠正。

7.其他:静脉给予免疫球蛋白(IVIG),0.4g/kg.d,连续3天。输新鲜血。

大疱性类天疱疮诊疗常规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中老年发病,浮肿性红斑基础上水疱,大疱,疱壁紧张,不易破,尼氏征阴性。

2.病理学检查:表皮下疱,真皮浅层较多嗜酸性白细胞浸润。

3.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带荧光.系IgG,M或/与C3沉积所致.若采用1M Nacl 盐裂皮肤作底物,荧光在盐裂皮肤的表皮侧。

治疗:

一般说来,类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皮损较天疱疮容易控制,所需要的皮质激素量亦较天疱疮要小。但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大多年迈,往往有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系统疾病等,有的患者体质较为虚弱,这是在治疗应予注意的。

1. 对轻症、皮损限局的患者,可首选外用强效皮质激素软膏,每天二次涂于患处。

2. 对有合并症或对服用皮质激素有顾虑者,可先服用四环素0.5g,每天四次,或美满霉素 100mg,每天二次,同时服用烟酰胺 600mg,每天二次。若有效,十天至二周内皮损将明显消退。若无效,则需改用其它疗法。

3.糖皮质激素:以泼尼松为例

轻症:0. 4mg/kg.d; 中症0. 5mg/kg.d; 重症0.75mg/kg.d; 严重1.0至1. 5mg/kg.d

控制量及维持量的服药方法原则上同天疱疮.

4.免疫抑制剂:对严重的病例在治疗开始时可考虑合并使用, 有以下几种选择

MTX: 每周口服一次(顿服),从10mg开始,可逐增至 15mg至20mg/周

环孢素:3-5mg/kg.d

免疫抑制剂常在用药四至六周后才起效。早期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加快皮质激素的减药速度, 有助于减少皮质激素的用量。皮损控制后,视病情需要可间断应用免疫抑制剂。

对有使用皮激素禁忌症的患者, 可单独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但起效较皮质激素要慢.

使用免疫抑制剂应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对环磷酰胺(CTX)、氨甲喋呤(MTX)、硫唑嘌呤(AZP)应注意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定期查未梢血象, 并应定期查肝功能. 对服用环孢素(CsA)者、应注意定期检查血压,肾功能. 环孢素还可出现牙龈增生及多毛.

5. 抗生素的使用:对有大面积创面的患者,在给予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同时,应给予相应的系统用抗生素。抗生素可根据创面细菌培养的结果来选择。维持量阶段不主张预防性给予抗生素。对有陈旧性结核病的患者, 应注意监察,必要时并用抗结核药。

5.对创面局部可用0.05%的黄连素溶液或0.1%依沙吖啶液或0.02%呋喃西林液等清洁,并以纱布敷盖。对结痂的损害,可外涂凡士林。老年患者的皮肤较为干燥,应外涂润肤剂,以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

6.支持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大多年迈,加之皮损导致蛋白丢失,因此补充蛋白,加强营养是很重要的。对白蛋白低于30克/升的患者,应注意纠正,对低于25克/升的患者,一定要予以纠正。对原有的疾病,要继续服药。对肝肾功能有障碍者,在给予药物时应予注意,尤其是药物的剂量要作调整,对不良反应更应注意监测。

7.其他:静脉给予免疫球蛋白(IVIG),0.4g/kg.d,连续3天。输新鲜血等。

氨苯砜对有的患者有效,可以试用,剂量为50 mg,每天2至3次,服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血色素,血及尿胆红素。一旦异常,则应停用。

本文是苏振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