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如何对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儿童进行治疗?
发表者:王成 406人已读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心体动过速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等属于功能性心血管病范畴。根据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血流动力学类型,采取规范化、病因化、个体化治疗方案,达到卫生经济学标准,以预防晕厥复发、避免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降低死亡危险性、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对于晕厥偶发或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患儿,可以不需治疗而仅予以随访观察。若晕厥发作频繁且症状严重,而健康教育和补充水盐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效果时,则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主要为心理调适与行为调整两方面,包括教育患儿及家长认识疾病的本质及相关知识,使其对疾病有所了解,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告知患儿及家长避免晕厥的诱发因素,如持久站立、运动、精神紧张、闷热环境等;指导其识别晕厥先兆及先兆发生时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如立即平卧、移到通风场所等。物理疗法如直立训练、双腿交叉训练等也可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晕厥发作。
饮食中增加盐和液体的摄入是治疗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基础措施,补充水盐既相对安全又容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补充足够的盐水和液体可以增加血容量,在晕厥先兆发生时发挥“抵抗重力”作用,能够有效预防晕厥发生。口服补液盐对急性和慢性直立不耐受儿童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8.8%。
本文是王成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7-03-30 23:39
网上咨询王成大夫
王成的咨询范围: 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先心病、心肌疾病(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肌炎、心肌损伤、心肌缺血等)、风湿性心脏病(包括风湿热)、高血压,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肺动脉高压,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境遇性晕厥(排尿性晕厥、排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吞咽性晕厥、晕血、晕针)、颈动脉窦敏感综合征)、屏气发作、心源性晕厥、不明原因晕厥,晕厥先兆及不明原因胸痛、胸闷、头晕、头痛、叹气(长出气),不明原因呕吐、腹痛等。先心病或心律失常合并肺炎、哮喘、咳嗽、发热、呕吐、腹泻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