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喜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坚持个体化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发表者:王春喜 人已读


2011年2月17日和19日下午,在第21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年会上分别举行了有关和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专题讨论会,其共同突出了一个主题——“个体化治疗”。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学者进行了精彩主题报告,现场听众积极参与讨论,现整理部分内容成文。

慢性乙型肝炎

泰国皮拉茨威苏斯(Piartvisuth)教授:

慢性乙型肝炎(CHB)个体化治疗时代即将到来

CHB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HCC)和肝脏相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对于母婴传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患者,其肝脏相关性死亡危险约为25%~40%。长期以来,人们在探索治疗CHB的方法,清除HBV或抑制HBV复制以减轻肝脏损伤,同时也在探索一些可以影响或识别治疗应答的基线因素,包括HBV DNA水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HBV基因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探索的正是对CHB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给予适当的治疗药物、确定治疗疗程、观察血清学和(或)病毒学指标的变化以及时调整治疗,最终达到减少肝硬化、肝衰竭、HCC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标。

总之,患者基线特征和治疗期间的病毒学以及血清学应答,可用于指导CHB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及改善治疗转归。

中国香港陈力元(LY Chan)教授:

将核苷(酸)类似物作为一线治疗

无论核苷(酸)类似物还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用于治疗CHB,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首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优势为每天1次的口服方式,用药方便,药物不良反应较小,可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在失代偿性肝硬化中亦有良好的安全性。其次,既往许多人对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HBV治疗疗程及治疗终点有所顾虑,但在近两年的指南中,例如APASL 2008版指南、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 2009版指南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 新版指南中,均确定了治疗终点。最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最大问题为病毒耐药及反弹或复发。一项研究表明,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后,超过50%的患者未发生HBV复发。如果应用治疗12个月时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血清学状态进行预测,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治疗反应。

荷兰詹森(Janssen)教授:

将PEG IFN作为一线治疗

治疗CHB应该达到2个理想目标:① 减少病毒感染细胞、降低细胞内病毒复制水平;② 对于无活动性炎症的CHB患者获得免疫控制,即将HBV DNA控制在低水平复制、HBsAg维持在低水平。

PEG IFN治疗的目的是获得病情持久缓解(sustained remission),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目的是获得病情维持缓解(maintained remission),其均表现为病毒载量降低、ALT恢复正常,但实质不同,PEG IFN治疗一旦获得免疫控制,就不再需要继续抗病毒药物治疗,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难以获得免疫控制,则需要继续抗病毒药物治疗。一项比较PEG IFN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CHB患者的研究显示,虽然恩替卡韦治疗后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但其HBsAg降低水平低于PEG IFN治疗。一项应用PEG IFN α-2b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研究显示,在HBeAg应答后3年随访期间,81%患者HBeAg保持阴性,58%患者的HBV DNA保持在4 log 拷贝(copies)/ml以下,45%保持在400 copies/ml以下,78%持续ALT正常,特别是30%的患者HBsAg阴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PEG IFN α-2b治疗提高肝病相关的生存率。

对于HBeAg阴性的CHB患者,可根据12周时HBsAg水平及HBV DNA水平是否降低来决定疗效。在12周时,HBsAg降低,HBV DNA降低<2 log copies/ml时,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约为25%,若HBV DNA降低>2 log copies/ml,则持续病毒学应答可达39%。

然而,大量有关PEG IFN治疗的研究表明仅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获得持续的治疗后应答,因此需要进行抗HBV个体化治疗。根据早期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进行个体化调整如前所讲,HBV基因型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最后,从成本-效益比的角度来分析,为达到同样的病毒抑制及病毒学应答效果,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疗程远较PEG IFN治疗疗程长,因此,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花费远高于PEG IFN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

澳大利亚洛克尼尼(Locarnini)教授:

了解丙型肝炎发病及治疗状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病毒性肝炎患病数据,在世界范围内,0.3%的死亡是由于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然而,这个数据仅指急性疾病所致死亡。事实上,57%的肝硬化和78%的原发性肝癌也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那么,这意味着至少有2.7%的死亡与病毒性肝炎有关。据统计,HCV感染者达1.5亿,每年由HCV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达35万。在亚太地区,丙型肝炎则需进一步引起关注。

HCV感染后的病程变化与多因素有关,不仅与病毒基因型有关,还与宿主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白介素(IL)-28B表达、性别、发病年龄、是否酗酒或合并HBV感染有关。许多因素影响或阻碍了丙型肝炎治疗,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调查表明,5项因素阻碍了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治疗:① 治疗费用高昂;② 对治疗不良反应产生恐惧;③ 疗程较长;④ 监测过程化验费用高昂;⑤ 目前治疗方案的成功率尚较低。

德国曼斯(Manns)教授:

展望丙型肝炎治疗的未来

慢性丙型肝炎是个可以治愈的疾病,新药治疗、不同药物组合治疗、不同治疗疗程都为了不断提高SVR。2011年,值得期待的两个蛋白酶抑制剂是博赛泼维(boveprevir 800 mg,tid)和特拉泼维(telaprevir 750 mg,tid),其药物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发布。SPRINT-2研究纳入109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PEG IFN+利巴韦林(RBV)标准治疗48周,另两个boveprevir治疗组分别接受boveprevir +PEG IFN+RBV治疗28周和48周,其中部分患者在第4周根据RVR决定是否接受PEG IFN+RBV。结果显示,3组SVR分别为40%、67%和68%。ADVANCE研究则比较了PEG IFN+RBV治疗与加用telaprevir治疗的效果。这两项研究均表明,在原标准治疗方案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可显著提高SVR。基于较为乐观的新型抗HCV治疗研究结果,在不远的未来将有提高丙型肝炎治愈率的、优化的治疗策略。

SVR:持续病毒学应答

RVR:快速病毒学应答

EOTR:治疗结束时应答

EVR:早期病毒学应答

cEVR: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

pEVR:部分早期病毒学应答

澳大利亚汤普森(Thompson)教授:

优化抗病毒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清除HCV,各国研究者共同的目的是优化抗病毒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从病毒方面来看,HCV基因型、病毒载量是影响SVR的因素,从治疗应答方面来看,不同时间点发生的RVR、EVR、cEVR的状况也是影响SVR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基因2/3型HCV感染者接受PEG IFN+RBV治疗6个月可获得80%的SVR,高于基因1型HCV感染者治疗12个月时的SVR(40%)。对于基因1型HCV感染者,在标准治疗方案治疗后,分别有42%、22%、16%的患者获得cEVR、pEVR和RVR,这些患者的SVR分别为68%、29%和88%。汇总多项研究显示,对于在PEG IFN+RBV治疗4周时发生RVR的患者(基因1型HCV),疗程为24周或48周均可获得76%以上的应答率,最高可接近100%。另一项研究也提示,当患者未获得RVR时,治疗至48周和72周的SVR均不理想。而对于HCV 2/3型感染者,短期治疗(12~16周或24周)即可获得79%~91%的SVR。

多项研究集中于患者的IL-28B基因表达对治疗的影响。大量结果显示,37%的高加索人表达CC型 IL-28B基因,这一基因型与高SVR相关。在著名的IDEAL研究中,根据患者IL-28B基因型表达为TT、CT或CC进行分层分析可知,表达为CC型患者的SVR、RVR、EVR及EOTR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类患者(图)。由此可部分解释不同种族患者应答率的不同,也可以此作为预测SVR的重要因素,从而进行个体化治疗。[4640601]

本文是王春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