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结肠息肉科普

发表者:王丹丹 人已读

结肠息肉

定义:结肠息肉,就是生长在结肠粘膜表面并向肠腔内突出的赘生物,通俗地讲,就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

一般知识:结肠息肉往往随时间推移逐渐长大。研究发现,超过90%的结肠癌由结肠息肉转变而来,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年,但个体差异较大。下面通过病例来做相关介绍。

病例1

李某,62岁,便血半年,不伴有明显腹痛及腹胀,以为痔疮未就诊,自行使用痔疮药膏后病情时好时坏。后来我院就诊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息肉已癌变。该病例反映出部分人缺乏医学常识,有小病自治的心理。提醒大家如有便血的情况要及时就医。

病例2

刘女士,65岁,5年前发现便血,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息肉,经内镜切除病理为良性的腺瘤型息肉。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肠镜。刘女士术后再未出现便血症状,便将医生的嘱咐忘在了脑后。近日再次出现便血症状,来院检查发现结肠息肉复发并癌变。该病例反映出结肠息肉的反复出现性,做了息肉切除应定期复查,以预防结肠癌的出现。

病例3

王某,52岁,6年前父亲因结肠癌住院治疗,医生建议其也做个肠镜检查,他未在意。近期出现腹痛、腹胀的情况,经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已癌变,并堵塞肠腔引起肠梗阻。该病例反映出结肠癌的遗传倾向。

以上病例告诉我们,从结肠息肉到结肠癌,是一个可以阻断的过程!

病因:结肠息肉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情绪等因素有关。

既然人的基因改变不了,但生活习惯可以改变。

结肠息肉与饮食

结肠息肉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这主要是由于现代人习惯于"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加上运动量太少有关。这是结肠息肉和大肠癌的刺激因素。

经过加工的食品成为当今人们的新宠、餐桌上的"常客",这类食物往往含有一定的致癌成分。而诸多致癌物质又是脂溶性的,会很快溶解于脂肪中。从饮食中摄入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分类:结肠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属癌前病变,其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其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

症状: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出现便血、粘液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秘等异常;因此,发现结肠息肉需行结肠镜检查。

早期发现结肠息肉

肠镜是早期发现结肠息肉的有效办法。肠镜检查可能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无痛肠镜的开展使得更多病人能够接受该项检查。

以下人群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

1.便潜血阳性或不明原因贫血

2.一级亲属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史。

3.本人有结肠息肉、癌症病史。

4.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腹痛、体重下降者。

5.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炎症性肠病、血吸虫病、盆腔放疗史。

切断结肠息肉癌变之路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目前亦没有药物能够使之消退,如果不及时处理,其可慢慢长大,癌变几率随病变增大而升高。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发展成腺瘤的可能。增生性息肉多数较小,但亦有逐渐长大癌变的可能。因此,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治疗

结肠息肉<3cm多可以选择肠镜下微创治疗,该办法较外科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花费少。根据息肉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类型等等,操作难度不同,风险也不同。最担心的风险包括:出血、穿孔、息肉切除不完全、心脑血管意外等等。息肉切除后应送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息肉性质并了解是否完全切除;有时候需要追加手术。

护理指导

(一)肠道清洁准备

于术前1天晚餐进流质饮食,手术当天免早餐,早晨口服泻药,同时饮水1500-2000毫升,待患者排出清水后即可行手术治疗。

(二)合理的饮食和休息

1.摘除息肉后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出血、穿孔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呕血、便血、有无腹胀、腹痛等。

2.应按医嘱暂禁食,根据息肉部位,大小及切除方式调整饮食,饮食需从全流到半流到软食再到普食。食物最好是营养高、无纤维,如:细肉末粥,术后1周内忌粗糙食物。

3.保持术后大便通畅。

术后复查

切除了息肉,但人的基因未变,环境未变,所以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定期结肠镜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复查。

2)内镜下的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内复查,如无残留则半年内需到医院复查。多发性息肉一般要求半年到一年内复查,主要是防止息肉遗漏。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3)对于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有条件者根据个体情况更加密切的复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