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主要看技术:“升级版”骶前囊肿切除术 让“定时炸弹”再无藏身之处
发表者:王刚成 807人已读
转载于河南省肿瘤医院院报
到这个月底,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6岁的河北保定人小月(化名)就可以出院了,20多天前,小月接受了由副主任医师王刚成主刀的骶前囊肿切除术,现正处于术后恢复期。
小月虽然年轻,病史却长达18年。8岁时,因患骶前囊肿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手术,术后,因伤口不愈合,渗出不断,又进行了第二次手术;11岁时,因复发接受了第三次手术;2013年,病情再次复发,疤痕上鼓起囊肿,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采取穿刺抽取囊液的方式进行治疗。
小月的邻床,是来自重庆的刘丽(化名),同样是骶前囊肿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了两次手术却一再复发后,辗转来到河南就医。
谈及坎坷的就医经历,相似的痛苦让两人的陪护家属也跟着唏嘘不已。
“3次手术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抽取囊液也是治标不治本,去北京咨询时,甚至有医生建议我去整形美容科。”小月说,之前的手术医生都说囊肿已经切除,可是为什么还会反复发作呢?
“囊壁压迫大血管,与直肠壁粘连,极难剥离,医生说,再切下去就有生命危险。”刘丽的母亲说,可是不切除,早晚是一颗长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
“骶前囊肿壁残留,才会导致复发合并感染,出现迁延不愈,渗出不断。”我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刚成说,近两年时间内,他收治了来自云南、东北、浙江等外省骶前囊肿患者11人次,这些患者的共同表现均是骶前囊肿术后复发,复发的原因也具有共性,即骶前囊肿壁残留。
“这些患者来自全国各地,说明术者对该病的认识误区具有普遍性。”王刚成解释道,具体体现在骶前囊肿手术理念的偏差及手术切口不太适合。
手术理念的错误归纳下来,主要有4点,多数术者认为,囊肿为良性,囊壁可以残留;囊壁给予电烧处理或无水酒精破坏即可;宁可残留囊肿,不能伤及肠壁;多数患者被告知,小部分囊肿因粘连血管,剥离困难,残留。
“其中,‘囊壁给予无水酒精破坏即可’这一项,现在还黑纸白字印在外科手术图解上。轻率手术的结果是,囊肿、囊壁残留在直肠壁,导致骶前囊肿反复复发,患者骶前形成长期不愈窦道。”王刚成直言,切口不当则造成切除困难,仅从腹部切口入路,难以进行低位的骶前囊壁分离;仅从臀部局部的小切口,难以暴露囊肿,总之,两种切口均难以显露组织结构及层次,由此造成不少医生认为部分囊肿根本无法切掉,也导致这些患者来到他这里时,基本上都经历了两次手术,多次手术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疾病的多次复发也折磨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正因此,借助学术交流会或者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的机会,王刚成多次疾呼,必须刷新骶前囊肿手术错误认知,骶前囊肿壁切勿残留,倡导骶前囊肿切除的正确理念。
王刚成所倡导的理念还包括,骶前囊肿、囊壁如果与直肠壁、阴道壁或骶尾骨关系密切,虽然为良性病变,如果分离困难,宁可切除受累的部分肠壁及阴道壁,行横结肠造瘘;宁可切除受累的骶尾骨韧带,一定要彻底完整切除囊肿囊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于:2017-01-09 13:45
网上咨询王刚成大夫
王刚成的咨询范围: 一.胃癌、贲门癌、结肠、直肠癌的常规手术治疗。 对高风险的高位贲门癌有丰富的手术切除经验,对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处理具有独到之处。善于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患者的体质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不同超低位保肛方法。 二.擅长各种消化道漏、骶前顽固感染的处理。 膀胱阴道漏、直肠阴道漏具有丰富的经验且成功率高。 三.擅长骶前囊肿(骶前畸胎瘤,皮样囊肿)的手术。收治国内外骶前囊肿患者90 多例,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骶前囊肿复发患者,良性肿瘤无一例复发。 四.最擅长高难度复杂、腹盆腔巨大体积肿瘤切除。 对左上腹、右上腹、盆腔巨大肿瘤的切除具有独到的认识及手术入路,对腹盆腔联合脏器切除经验丰富。对直肠癌侵犯膀胱、或侵犯子宫及来源不同盆腔脏器的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行后盆腔脏器切除术、全盆腔脏器切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