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要承担起教育的宝宝担子
小博士论坛:
年轻父母最好把宝宝带在身边。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也不要把宝宝全托给父母,而是要共同承担起养育宝宝的担子。
在日常教育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和宝宝多说,与宝宝说话应不放过任何机会随时进行。宝宝起床可问他梦见什么;放学回家可问问宝宝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晚饭后休息可聊聊白天的见闻。洗衣服做饭时可做边聊;看电视、阅读时也可以就节目或书本的内容简单地谈谈,还可以提些问题让宝宝思考。节假日与宝宝逛商店、游公园,可见事论事……总之,只要和宝宝在一起就尽量和宝宝多说话。宝宝需要家长的关心。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2.激发宝宝说活的兴趣,良好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为此,父母应注意培养宝宝说话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的宝宝,更要想办法激发他说话,可找一些宝宝喜爱的玩具同宝宝一道玩,边玩边与宝宝交谈。交谈时应多找一些宝宝感兴趣的话题。如可以问宝宝:“小花猫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到哪里去弄吃的呢?”宝宝会说:“小花猫饿了会去捉老鼠吃。”“到哪里去捉?怎么捉呢?”或引导宝宝多看、多想,让他有话可说。还可以找几幅图片给宝宝看,看后让宝宝讲给家长听,引发宝宝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平时要引导宝宝多观察,这样宝宝的话才能逐步多起来。
3.不打断宝宝的话,当宝宝说话时不可轻易地打断,要耐心地、尽可能地让宝宝把话说完。如宝宝说:“妈妈,我想看……”母亲知道宝宝想看动画节目,便打断宝宝的话:“想看动画片吗?不要动,让妈妈来开电视机。”长此以往,宝宝会养成说半截话的习惯。宝宝想说的多是自己的要求或感受,尤其是他感到好玩的或害怕的事,但父母往往忽视这类问题,不注意听完宝宝所说的话。经常这样会挫伤宝宝说话的积极性。
4.允许宝宝申辩,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家长喜欢那种俯首贴耳“听话”的宝宝,家长怎么讲宝宝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宝宝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宝宝,不允许宝宝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宝宝心服口服还会使宝宝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扯谎、推脱责任埋下祸根。宝宝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与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找一些问题与宝宝辩论,宝宝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摘自《儿童健康红宝书-幼儿篇》,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