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的立体化治疗
发表者:隗合坤 1457人已读
往往是受医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自然认为这种免疫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这种观念不但左右医生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也给病人心里投射了阴影。很自然,西药“控制”是必须用的,在加上中药“配合”。这种病人认为“没有希望”心理状态,加上大夫“没有希望”的治疗方案,结果可想而知。我在临床总结了“立体化”、“多靶点”、纯中药治疗干燥症的方法。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干燥症”并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可以这样说:干燥症越早治疗越好。
“立体化”指情志调节、病因阻断、药物治疗并用。情志调节相当于现在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但比较简单,主要是经过诊脉分析告诉病人病情及大概治疗时间,给病人点燃希望,调动病人积极性,医患形成合力。“病因阻断”是帮助病人找出得病因素,然后帮助病人充分认识其危害,并加以克服。这是个难点,可能需要大夫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有对病人的体贴和亲和力,才能“点到病人的穴位上”,激励病人去做。我的关于调节心态的文章都是为了这个目的。第三点药物治疗最主要,既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确定治疗方法。以往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就在于“因循守旧”,沿用古人方法,脱不出“养阴润燥”的圈子。其实这不是真正的中医,真正中医的方法很类似于“社会学”,类似于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轨迹,就是在发展进步的思路指导下,不断吸收一切先进的的东西,就是“与时俱进”的方法。其实西医对干燥症的认识对于中医疗效的提高很有用。我总结的方法是“两纲十法三要点”。
“两纲”是虚证和实证两纲。虚实是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干燥症如果虚实辨证错了,后面肯定错误。临床常犯的错误是容易把实证当成虚症来治疗。
“十法”是包括清心安神法、清肝解郁法、清脾散火法、活血化瘀法、理气化痰法、补心法、补肺脾法、补肝肾之阴法、补天癸法、补血润燥法。体现这十法的方药就可以从古人的经验中找了,相当丰富。我个人分别喜用宋朝《局方》的“导赤散”、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的“化肝煎”、宋朝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泻黄散”、汉朝张仲景《金贵要略》的“大黄蟅虫丸”、明代李梴《医学入门》的“柴枳半夏汤”、明代薛己《校注妇人良方》的“天王补心丹”、元朝李仲南《永类钤方》的“补肺汤”、清末张山雷《柳州医化》的“一贯煎”、 金朝李杲《医学发明》的“巴戟丸”、宋金刘完素《宣明论方》的“地黄引子”等方剂加减运用。
“三要点”是该并最多见最主要的病机 就是“气”、“瘀”、“虚”。“气”是气郁,气郁则化火,年轻体实及发病初期多见,治疗要以理气清热为主。“瘀”多见于多种疾病存在、身体状况复杂、误治错治、舌质见到瘀点或瘀斑、脉涩者,各种年龄都可见到。治疗要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虚”主要是肾虚,即“天癸”竭之时 易出现,常常与类风湿并见,或继发于类风湿,多见于40岁以后女性。治疗要以补肾为主。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病人的病情都是不一样的,病因内容和轻重比例也不一样,必须不断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跟患者疾病相关的所要情况,才能做到“审证求因”,制定并不断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如同层层剥皮一样,使疾病逐渐治愈。
本文是隗合坤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3-11-22 10:13
网上咨询隗合坤大夫
隗合坤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隗合坤的咨询范围: “干燥综合症”“冠心病”“动脉闭塞”“湿疹”“肺纤维化”“脑萎缩”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及内科疑难病 更多>>
您的文章写的太好了!我能在哪找的您帮忙看病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