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贤_好大夫在线

诊疗指南与科普

鞘膜积液、疝气是怎么回事?宝宝的睾丸一个大一个小该怎么办?

发表者:王平贤 人已读

家长在给婴幼儿换尿布、洗澡时,发现宝宝的蛋蛋一个大、一个小,这是怎么回事呢?不用慌张,这应该是“鞘膜积液”,而且很可能是“交通性鞘膜积液”。鞘膜积液在成年人也很常见。至于“腹股沟斜疝”(俗称“疝气”)更是一个多发病。老年人的“疝气”大多是由于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所致。不同情况处理方式则各不相同。

那么,什么是“鞘膜积液”?什么是“交通性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彼此有什么区别?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对身体有什么危害?老年人的“疝气”该怎么处理?…。网上相关的文章很多,作者研读后发现,大多是从医者的角度出发、教条式陈述,而且不少描述和建议是不恰当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自身30多年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在此力求通俗易懂地讲解,使家长或患友能成为解决这类困惑的专家。

一、什么是“鞘膜积液”?怎么处理?

睾丸在阴囊内是可以活动的,也就是说睾丸与其周围组织之间有一个潜在的腔隙,正常情况下,在这个腔隙内有少量的液体,后者起“润滑剂”的作用。如果这些液体异常增多了,就称之为“鞘膜积液”。此时表现为一侧阴囊大一侧阴囊小,即所谓“蛋蛋一个大一个小”。

1560797628.png

睾丸鞘膜积液

由于增大的蛋蛋不是“一坨肉”,而是中间包有睾丸的“液体”,因此,触之较柔软;在光线暗淡处,把增大的“蛋蛋”紧贴在手电筒的灯片上,照射时光线可以透过“蛋蛋”(即透光试验阳性“+”)。B超检查对“鞘膜积液”一目了然。当然,倘若B超医生要求患儿必须睡觉、甚至作全麻,那实在是大可不必,不妨换一家医院就诊,或干脆放弃该检查。

QQ浏览器截图20190618120613.png

在光线暗淡的环境里,做透光试验(黄色器物为手电筒)。

单纯的“鞘膜积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睾丸鞘膜积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任何时候,无论是早晨起床后、还是晚上睡前;无论是运动后、小儿哭闹后,还是安静时,增大的蛋蛋其大小都是一样的、不变的。

“鞘膜积液”是怎么发生的?90%以上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只有少数可能与外伤、极少数可能与肿瘤有关(成年人)。较小的“鞘膜积液”无任何症状和不适;如果过大,倘若裤裆内隐藏一个“篮球”,自然会有些不舒服。

处理方法:① 婴幼儿的“睾丸鞘膜积液”无需处理,更不必手术;不妨用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作参照物,如果在3岁以后,鞘膜积液仍比鸡蛋大,而且一直在进行性增大,那就下决心做手术。手术的方法叫“睾丸鞘膜翻转术”。此外,禁忌用针穿刺抽液,这是因为不仅鞘膜腔宛如“水井”,液体抽了以后还会长出来;而且,穿刺有感染、出血和损伤睾丸的风险。至于局部包“中药”,包什么样的中药?是否有效?目前尚缺乏科学数据。② 成年人的“睾丸鞘膜积液”,如果体积较大(即病人对其很“在意”)、尤其是不断增大者,手术治疗。很多农村的患友,鞘膜积液都快有“篮球”大了,还是没有下决心做手术也很常见。

二、什么是“交通鞘膜积液”?怎么处理?

婴儿出生前,睾丸跟肠管一样是位于腹腔内的(解剖学上,睾丸为腹膜后脏器),在快要出生的时候,睾丸经下腹部的“腹股沟管”掉入到阴囊内,很快这条“通道”就自动闭合了。正常腹腔内有少量的腹水,这些腹水是肠管蠕动的润滑剂。如果这条“通道”闭合不严,倘若小儿长时间哭闹、咳嗽等导致腹内压持续升高,此时“通道”就会被冲开了。虽然 “通道”往往只有针眼大小,腹水仍可流入阴囊内,形成“交通鞘膜积液”。

1560797637.png

婴儿出生前,睾丸跟肠管一样是位于腹腔内的

1560797640.png

胎儿在快要出生的时候,睾丸经下腹部的“腹股沟管”掉入到阴囊内,

“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与特点:患儿在运动后、哭闹后,尤其在天气较较热时(阴囊会热胀冷缩),蛋蛋就会明显增大;相反,宝宝早晨醒来时,通常两侧蛋蛋就变成同样大小了。患儿无任何不适。如果“通道”稍大,用手轻轻挤压增大的蛋蛋,蛋蛋就会变小、甚至恢复正常;如果“通道”大到刚好能卡住肠管(见后面),则形成所谓“嵌顿疝”,患儿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此时应该送医院进行急诊手术、解除肠管嵌顿。当然,家长切勿过敏,因为这种情况是极其罕见的。但家长对此要提高警惕,倘若哪天宝宝哭闹不止+大腿根部不让触碰,那就要想到是否有“肠子嵌顿”。“交通性鞘膜积液”几乎均发生于婴幼儿。

处理方法:不必急于手术,尽量减少宝宝哭闹和剧烈的奔跑,如有咳嗽,则积极治疗、止咳,一般2岁以前均能自愈。同样,不妨用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作参照物,如果3岁以后,鞘膜积液仍比鸡蛋大,而且有进行性增大的趋势,那就下决心做手术吧。手术的方法叫“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到专门的儿童医院,找一位技术熟练的泌尿外科医生做手术,这样的话,只需要在腹股沟上方作一个微小的切口,而且不会损伤纤细的输精管。至于在阴囊“包中药”应该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存在问题的部位不在阴囊、而在下腹部的“通道”。若“包中药”有效,那很可能是患儿“包中药”后运动不方便,导致活动减少所致。

三、什么是“腹股沟斜疝”(“疝气”)?怎么处理?

如前所述,“交通性鞘膜积液”是由于腹腔与阴囊之间有一个细小的“通道”,导致了腹水经该“通道”流入了阴囊内。如果“通道”越来越大,以致肠子可以进入到阴囊内,那就叫“腹股沟斜疝”。当然,倘若“通道”不大不小,正好把肠管卡住,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嵌顿疝”。

1560797643.png

腹股沟斜疝〈疝气)

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演变为“疝气”的可能性很少见。“疝气”通常发生于下腹壁比较薄弱的老年人,尤其是伴有前列腺增生者。“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无力、尿等待,甚至排尿困难。正如民间所言:“年龄大了,屙尿无力、小便打湿鞋”。由于排尿困难,老人会不自觉地用力排尿,从而导致腹压升高。前面所说的“通道”虽然已经闭合,但该部位比较薄弱,倘若老人消瘦,久而久之,腹腔内的肠子就会从该薄弱处突入进到阴囊内。当然,肠子突入阴囊内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开始是一侧下腹部鼓出一个“小包”,“小包”逐渐增大、并向阴囊方向延伸,直到完全进入阴囊内。

“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表现与特点:站立行走一段时间后,于一侧下腹部鼓出一个“小包”,平卧时马上消失。如果时间久了,“小包”就会延伸至阴囊内,此时,平卧后,用手轻轻向上挤压阴囊,“包块”就会消失。“疝气”者60%伴有“前列腺增生症”。患友站立行走时,包块处常有隐痛不适感。

处理方法:手术治疗。手术名称为“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该手术简单,于高位结扎疝囊后,用粗丝线缝合前面所说的“薄弱”处即可,上百年来,外科医生都是这么做的,只是近年来,医生喜欢在该处加上一块价值不菲的“疝修补片”,其实,除非是巨大巨大的“疝气”,否则“疝修补片”不仅是多余的,而且病人术的常会感到该处隐痛不适、活动受限。因此,如果医生术前谈话时,声称要放置“疝修补片”,家属不妨以家庭经济困难等为由,回绝。

如果老人伴有“前列腺增生症”,则应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在解决了排尿困难后再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否则,手术后“疝气”会复发。


本文是王平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