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发表者:吴陈璐 810人已读
1、在医院诊室内测定血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140/90 mmHg
2、进行动态血压测定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130/80 mmHg;
3、在家庭中平静状态时测定血压,其诊断高血压的标准(24 小时平均血压)≥135/85 mmHg。
血压的准确测量是血压异常原因定量分析的前提。影响人体血压的因素很多,如血液容积、血管硬化程度、心脏功能、内分泌、运动、情绪等等,但究竟有哪些因素,究竟影响有多大,必须依靠血压的准确测量。但如果血压测量值误差偏大,甚至是错误的测量结果,必然导致诊断的错误、必然导致治疗方法和服药的错误。
了解自己的血压,对于每个人的健康都十分关键,而掌握正确的测量血压方法,是了解自己血压的前提。
既然血压测量方法如此重要,那究竟怎样的血压测量方法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赵水平教授的解答。
血压的规范化测量方法
(1)血压计的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或者经过国家权威机构和专家验证了的脉搏波智能血压计。
(2) 气囊袖带的选择:使用大小合适的气囊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儿童应使用小规格气囊袖带。
(3) 测量前的准备:测血压前,受试者应至少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
(4) 测量过程中的姿势:受试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较高读数一侧的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5分钟时测量。
(5) 袖带的绑定: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若使用电子血压计,则无需听诊器。
(6) 重复测量: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测量血压时,放松身体,位置坐正,心态平静很重要。此外,血压计的袖带位置和松紧度也要注意。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8-01-27 14:27
网上咨询吴陈璐大夫
吴陈璐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吴陈璐的咨询范围: 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如高血压诊断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各类心律失常(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房颤、房扑、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等)诊断与治疗、心力衰竭诊治、各类瓣膜病诊治、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PDA等)诊治、肺动脉高压诊治及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