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中医体检典型案例--前胸后背疼3年,西医检查“没病”,中医辨证用药12付愈
发表者:武月萍 7781人已读
晋某,女,46岁,警察。
主因“前胸、后背疼痛3年余,加重2月”于2007年10月31日来诊。3年多前,患者因生气引起前胸、后背疼痛,起初沉重疼痛,渐出现刺痛,晨起醒后疼痛明显,曾做各种辅助检查(心电图、血糖、血脂、血压、腹部B超等)均正常,多方求医无效,近2月无明显原因加重,疼痛呈持续性,生气、紧张、劳累后加重。平素精神尚可,左侧肢体怕冷,天冷时明显。现症见:前胸后痛疼痛,纳食可,眠差,大便干,腰困酸疼,月经不规律(半年来月经3次),量少,色黑,口干,饮不解渴。舌质暗,舌底脉络迂曲,苔白腻,脉沉紧,双尺脉沉弱。
武月萍博士对患者病症作了详细分析:患者以“前胸、后背疼痛”为主要症状,符合中医“胸痹”的范畴,故诊断为“胸痹”。患者起初生气,气机郁滞,影响津液运行,气滞湿阻,不通则痛,故表现为沉重疼痛;日久由气分入血分,导致血瘀,因寒凝会加重气血瘀滞,晨起阴气盛极,阳气初升,“天人相应”,在人体也为阴寒内盛之时,故会加重气滞血瘀,表现为疼痛加重,生气、紧张、劳累均会加重气血郁滞,而加重本病。气血郁滞日久,会影响气血津精的化生,阴精亏虚及气机不畅均会导致大便干结,精气亏虚导致腰困酸疼、月经不规律,经色黑为瘀象,量少为精血亏虚之象,口干,饮不解渴为阴精亏虚,湿浊内阻,津液不能上承所致,舌暗,舌底脉络迂曲为瘀血之象,苔白腻为湿浊之象,脉沉紧,尺脉沉弱为阳气亏虚之象,一侧肢体怕冷也为虚寒之象。综合舌、脉、症,辨证为寒凝血瘀湿阻,阳气亏虚,兼有精血不足。
第一诊:予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除湿,处方如下:
制附子60g(先煎2小时) 桂枝15g 当归10g 桃仁10g 炒白术12g 干姜6g
丹参30g 泽兰30g 砂仁10g 补骨脂10g 香附12g 炙甘草20g
上药5付,日1付,水煎服。
同时予红花针40ml加250ml液体中静滴,日1次,连用7天
7天后复诊,患者前胸、后背疼减轻,腰酸困不明显,左侧肢体怕冷症状同前,精神、食欲佳,眠安,大便偏干,舌质偏暗(较前减轻),苔薄白腻,双脉及趺阳脉均沉弱。
患者病情好转,继用前法治疗5付,静滴红花针7天,治疗第11天,患者前胸、后背疼痛症状消失,予温阳益气、活血理气之法,泛水丸善后。处方如下:
制附子30g(先煎2小时) 桂枝10g 生黄芪20g 当归15g 桃仁10g
生白术20g 干姜3g 丹参30g 泽兰30g 砂仁10g
补骨脂15g 香附10g 熟地10g 炙甘草20g
上药5付,泛为水丸,5g 日3次,口服。
随访1年,患者未再发生胸背痛疼痛。
(病例来源: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中医体检工作室)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1-05-29 07:10
网上咨询武月萍大夫
武月萍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武月萍的咨询范围: 凡是需要用中医方法调治的,除手术以外的各科杂病都可以咨询,尤其是有自觉不适,西医检查又查不出问题的,或西医检查有问题但达不到疾病诊断标准,而无明显自觉症状的。 更多>>
为好医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