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推荐热度 4.0
在线服务满意度 100%
在线问诊量 4087
医学科普
慎饮食、勤运动、抗燥寒、防“五高”
发表者:陈璐璐 1832人已读
金秋时节,气候宜人,人们食欲大开,不过,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不是件好事,虽然秋高气爽,但是早晚温差大,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和糖尿病的并发症。饮食的改变常使血糖不好控制,气温的不稳定会刺激人体交感神经,促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导致糖尿病人血糖的波动及血压升高。此外,气候干燥的秋天到了,寒冷的冬天也离我们不远了,面对“秋燥冬寒”,糖尿病患者生活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慎饮食”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季是一个进补的季节,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养好身体好抵抗冬季的严寒。但盲目进补加上各种秋令水果的上市,让不少糖尿病患者难以抗拒“诱惑”,于是也带来了因不规则饮食而造成的血糖“上蹿下跳”。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饮食总热量,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两餐之间进食少量含糖较低的水果,如猕猴桃、柿子等,切记浅尝辄止,不可贪食。在冬季,由于活动量显著减少,以及寒冷刺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普遍升高,春节更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高血糖危象的好发时间。而另一方面,入秋以后,夜长昼短,如果晚餐或晚点不能维持整个夜间所需能量,就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若晚餐进食量较少,或是夜间活动量较大的话,睡前可以喝点牛奶或少量加餐。
“勤运动” 秋高气爽是运动的好时机,适当的运动能增强机体的耐寒能力及提高抗病能力,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重要。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有益于糖尿病的治疗。运动通过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有利于控制和稳定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可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及个人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应尽量选择舒缓类型的有氧运动,并注意定时定量、循序渐进。最好选择简单、方便、利于长期坚持的项目,如散步、做操、慢跑、太极拳等。在运动强度上也要因人而异。每天应坚持运动1次,每次30分钟~60分钟。最好在餐后30分钟左右开始运动,尤其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此时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候。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大运动量,避免大量出汗,谨防感冒;晨练前一定要进食,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老年患者最好有人陪同,防止低血糖发生。
“抗燥寒”
初秋天气变化无常,冬季天气寒冷,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最易感冒,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甚至成为危及生命的杀手。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若有皮肤破损、感染应及时治疗;积极治疗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以消除发生肺炎的隐患。
冬天的寒冷刺激,可使体内儿茶酚胺物质增加,促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故应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加衣服,适时减少外出活动时间。
秋冬季是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足部皮肤的护理,可以使用一些润肤乳及润肤膏,穿宽松的棉鞋,经常换袜子,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每晚以45℃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防止跌伤,积极治疗足癣,避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脚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招致化脓性细菌感染。老年糖尿病人皮肤感觉有障碍,在使用热水袋以及泡脚时,要注意让家人帮忙测试水温,避免烫伤。
发表于:2010-10-16 20:25
网上咨询陈璐璐大夫
陈璐璐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陈璐璐的咨询范围: 糖尿病(需要提供血糖值)、肥胖症、脂代谢异常(需提供血脂四项检测结果)、垂体疾病、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甲状腺疾病(提供甲状腺功能检测值和甲状腺B超结果)、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及代谢性骨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