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雾化吸入对治疗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性
发表者:谢斌 1860人已读
当宝宝出现咳嗽、痰多、甚至咽喉水肿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时,医生常常会要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有的家长会心存疑问:为什么不打针而选雾化?吸入的什么药?雾化就是滥用抗生素吗?雾化有没有副作用?是不是有激素?对孩子有伤害吗?
尤其最近网上还流传着一些关于“雾化”的说法,如:雾化里的成分都很可怕,雾化对宝宝的伤害比输液还大……一时间让很多给孩子做过或正在做雾化的家长,变得心神不宁,惶恐不安。雾化,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今天,就针对这些问题,给大家说说关于雾化的真相。
雾化吸入该如何用药?
我的孩子咳嗽,雾化该用什么药?效果和安全性如何?……这大概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了。
虽然雾化看似比较简单,但和打针、吃药一样,都是一种给药的方式,需要先由医生诊断病情、对症用药,可不能自己乱来哦。
雾化吸入的常用药
家长首先要明白的是,咳嗽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很多种疾病都可能引起咳嗽,比如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急性喉炎等。因此一定要先看医生,明确咳嗽的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病因选用药物。
如果痰多而且粘稠、不易咳出,可以使用化痰药(氨溴索),或者支气管扩张药(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必要时也可能用到抗炎的激素成分(布地奈德)……但具体的用药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处方来。
这些药物最好不要用
2016年第34期《中华医学杂志》发布了一份详尽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它是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国内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制定的.
在这份共识中,着重强调了当前雾化药物使用的一些不规范之处,如:地塞米松、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利巴韦林以及各种中成药等,其实都不是雾化剂型,均不能用作雾化药物使用。
为什么不能用注射剂型来代替雾化剂型呢?它们最大的差别首先是防腐剂,比如酚、亚硝酸盐等,这些成分吸入后可能诱发哮喘;其次注射液无法达到雾化颗粒要求,会在肺部沉积、无法清除,增加肺部感染的危险。而中成药因为效果和副作用都不明确,更不建议用于雾化。所以,我们要警惕的不是雾化本身,而是药物的“滥用”!
另外,共识指出,常规不推荐抗生素用于雾化治疗,抗生素雾化仅限于特定的严重感染的患者,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雾化有没有副作用
雾化治疗,主要是指气溶胶吸入疗法。采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由宝宝从呼吸道吸入,起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解痉、抗炎、祛痰等局部治疗以及全身治疗的作用。
雾化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方法,和口服药物、肌肉注射给药、静脉输液给药一样,是一种给药方式。
对于婴幼儿,雾化治疗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用药量更少:
雾化治疗是将药物分散成细小雾滴,直接进入呼吸道,其用量是其它给药方式的十分之一,给药量少,意味着明显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比口服用药还安全。“是药三分毒”,就是人体必须的维生素也有副作用,撇开药效、用量,只谈副作用,就是耍流氓!减少给药量,对于宝宝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给药更精准:
雾化可将药物直接送达患病部位的呼吸道和肺部,直达病灶,给药更为精准。
起效更快速:
相对于口服药物,雾化药物直达病灶,起效更快,疗效也更快。
化痰更有力:
由于宝宝生长发育尚未完善,咳痰能力有限,尤其对痰液粘稠,需要化痰的宝宝来说,优势更为明显。
副作用更低:
相对于全身性药物治疗相比,雾化治疗直达病灶,用药量又少,药物副作用更低。
不过要提醒的是,雾化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如果雾化治疗三天,无明显效果,应进一步寻找病因。
雾化药物含不含抗生素
雾化药物一般有三类:
支气管扩张剂:
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有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
糖皮质激素:
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
黏液溶解剂:
常用的盐酸氨溴索(沐舒坦),但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用于雾化吸入的氨溴索制剂,临床上常用氨溴索注射剂雾化吸入,其实是不合适的。
过去经常常用一些静脉用药如地塞米松、氨茶碱、庆大霉素等作为雾化吸入的药物使用,由于副作用明显,目前已淘汰。
雾化药物中常用到“布地奈德”,它的确是一种激素类药物,不过“布地奈德”是美国阿斯利康公司研制的新型的表面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而且该激素几乎不产生副作用,是最安全的激素,并且是治疗喘息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也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批准的可用于4岁以下儿童使用的雾化吸入激素,可放心使用。平时大家口中的激素其实是地塞米松,现在正规医院已经不用了,家长不必过于恐慌。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用的雾化用抗菌药物,而且注射用的抗菌药物,是无法达到雾化颗粒要求,这样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因此,一般雾化药物不含抗生素。有的可能会把庆大霉素之类的抗生素加入,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治疗方法。
如果去医院不方便,可以在家自主雾化,但是应选择宝宝病情恢复期,雾化药物由医生开具,并遵医嘱。而且一定要选择医用喷射雾化器(也称空气压缩雾化器),不能选择一两百元网购的雾化机,这起不到治疗作用,因为质量差的雾化器达不到有效雾化颗粒直径,用了就是浪费药,耽误病情。
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半小时前尽量不要进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内分泌物及食物残渣。
雾化治疗后应漱口,防止药物在咽部聚积,并擦洗一下面部与口鼻部,还有雾化治疗后半个小时再进食。
另外,雾化治疗时,避免雾化药液喷入眼睛。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7-11-11 09:55
网上咨询谢斌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