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手术后胃瘫怎么办

发表者:刘涛 人已读

近日本科室一名女性胃癌患者在远端胃切除手术后出现了胃瘫的症状,胃瘫是腹部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又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常规胃癌术后患者在术后3~7日即可拔除胃管,而这名患者由于胃瘫一直到术后三周才拔除胃管,这严重影响了病人术后的恢复和生活质量。下面我给大家科普一下胃瘫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方法,若有患者遇到同类情况可以早做准备。

什么是胃瘫

胃瘫是上腹部手术后,尤其是胃癌根治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一种非机械性的梗阻,多见于腹部手术,发生率为0.47%~28%,胃瘫一旦发生,常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胃瘫通常发生在术后2~3天,多发生在饮食由禁食改为流质或流质改为半流质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呈绿色。需放置胃管进行引流、胃减压。一般胃管需要放置1~2周,时间长者可达月余。由于长期禁食和胃肠液丢失,如不及时补充调整,可导致脱水、水电解质与酸碱紊乱和营养障碍。

如果胃管引流量减少,引流液由绿转黄、转清,则为病情有恢复迹象,真正好转时病人可自觉胃有突然排空感,引流胃液量明显减少,直至正常进食。

胃瘫的临床表现

  1. 胃瘫的患者多于术后数日内停止胃肠减压、进食流质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及顽固性呃逆等症状。

  2. 一般疼痛不明显,进食后吐出大量胃内容物,可含有或不含有胆汁,吐后症状暂时缓解,胃肠减压抽出大量液体,每日>800ml,持续10天以上。

  3. 胃瘫发生时,小肠及结肠动力功能一般不受影响,故患者可以正常肛门排气、排便,体检发现胃振水音

引起胃瘫的相关原因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由于胃大部手术切除了远端胃、幽门,胃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整个消化道内环境改变、紊乱,导致胃蠕动节律失常、胃动过速,减弱了残胃的收缩,丧失了对食糜的研磨功能。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的正常运动功能受到影响,空肠麻痹或痉挛使食糜传递阻力增加,干扰了残胃及小肠对内容物的清扫运动,致使胃排空失调。

  2. 手术中迷走神经切断或损伤影响胃张力的恢复,增加了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降低了胃的储存和机械消化食物的能力。

  3. 麻醉影响。麻醉可能导致过多空气或氧气吸入胃内,使胃过渡膨胀,胃壁肌肉麻痹,且术后残存麻醉药物有直接抑制作用。

  4. 患者精神因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者术前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应激反应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手术前后情绪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均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排空障碍。

  5. 手术时间过长,脏器暴露过久,胃壁组织挫伤,缝合线反应等均可引起胃壁及腹膜炎症、水肿、粘连等,从而影响胃动力。

  6. 术前营养不良的病人的胃瘫的发生率比较高,营养较差,如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后胃壁及吻合口水肿较多见。糖尿病是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之一,这主要是糖尿病可致供应内脏的植物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使胃张力减退、运动减弱。

  7. 患者术后早期进食不当。食物中脂肪含量过高引起胃肠激素紊乱都可引起术后胃瘫。


胃瘫的治疗

胃瘫属于功能性病变,而不是机械性梗阻,一旦确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家属可配合医生做好以下几点。

  1. 心理治疗。鼓励患者配合治疗,由于患者恶心、呕吐明显,时有顽固性呃逆,长期不能进食,需大量补液,多有焦虑、害怕消极悲观情绪,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消除其紧张心情和恐惧心理,另外,由于胃瘫发生后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长期留置胃管造成的不适各种检查带来的痛苦,这些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应进行心理治疗,使其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主动配合治疗。

  2. 保持病室安静、清洁和舒适,关心、安慰和体谅病人,使其身心处于舒适状态,减少或消除对疾病的顾虑;让病人通过听音乐、看电视来放松,减少呕吐发生的机会。



  3. 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温生理盐水洗胃,以消除吻合口水肿及胃痉挛。

  4. 可用氧氯普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小剂量红霉素等促胃动力药物,但由于受禁食的限制,使用不太方便。

  5. 饮食护理。循序渐进的饮食计划对胃瘫综合征病人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少食多餐、流质为主的原则。可以先从20ml起逐渐增加至全量流质,增加幅度以保持病人无不适为原则,流质以不加糖的米汤和菜汤为主,全量流质进食3~5天后改为半流质,餐后取坐位或半卧位,促进胃排空。

胃瘫患者多于3-5周内恢复,亦有报道70余天恢复。 患者胃动力的恢复常常突然发生,于1-2天内胃引流量明显减少,腹胀、恶心等症状很快缓解,即可拔除胃管,逐渐恢复饮食。

本文是刘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