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症资料汇编
经方治疗妊娠皮肤瘙痒疾病验案3则
发表者:邢卫光 778人已读
1.葛根加半夏汤治疗妊娠瘾疹
初诊:2006年11月28日。周某,25岁,妊娠41天,全身出现荨麻疹已经半月,以躯体、四肢为主,瘙痒难受,时隐时现。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治法:疏风解肌和营。
方剂:葛根汤。
葛根12g炙麻黄5g桂枝5g生姜4片炙甘草5g炒芍药6g大枣10个,3剂。
二诊:2006年12月1日。荨麻疹时轻时重,恶心,舌脉如上。
治法:疏风解肌,和营降逆。
方剂:葛根加半夏汤加味。
葛根12g炙麻黄5g桂枝5g生姜4片炙甘草5g炒芍药6g大枣10个蝉蜕5g白蒺藜10g防风10g,5剂。
三诊:2006年12月6日。服药期间荨麻疹逐日好转,今日已经完全消退,恶心口淡,多唾,舌脉如上。
治法:疏风和胃降逆。
方剂:香苏散(《和剂局方》)加味。
香附6g苏梗10g炙甘草5g陈皮10g砂仁(冲)5g佛手6g防风6g半夏10g,5剂。
四诊:2006年12月17日。荨麻疹未再复发。
按语:葛根汤是治疗“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的方剂,以其能疏解太阳表邪,升津液,舒筋脉之故,而葛根加半夏汤是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者,不下利,但呕”的方剂。该案为妊娠瘾疹,全身瘙痒难耐,此为风客营卫,以葛根汤疏风解肌和营,一诊后症减,二诊时因患者出现恶阻,改为葛根加半夏汤佐蝉蜕、白蒺藜、防风,5剂而安。有人对葛根汤的抗过敏作用进行研究,证明葛根汤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阻止大鼠肥大细胞及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膜颗粒,并能拮抗组胺对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反应。这是葛根汤治疗荨麻疹的药理依据。
2.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妊娠痒疹
初诊:2006年2月6日。李某,29岁,妊娠2个多月,浑身瘙痒半个月,腹部及背部可见片状皮疹,手及足部皮疹略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宣表凉血,清利湿热。
方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
炙麻黄6g连翘10g赤小豆20g桑白皮10g杏仁10g炙甘草5g刺蒺藜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蝉蜕5g,3剂。
二诊:2006年2月7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7剂。
三诊:2006年2月27日。服药之后,皮疹瘙痒均消失。日来咳嗽,流涕,少痰,舌脉如上。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方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合桔梗汤加味。
炙麻黄6g杏仁10g炙甘草5g石膏15g桔梗5g牛蒡子10g蒌皮10g竹茹10g枇杷叶12g木蝴蝶4g,3剂。
按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治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的方剂,以其有辛散表邪,宣发郁热之功。后世借此方的功效治疗因风热或湿热引发的皮肤瘙痒诸疾,屡见成功报导,而按文治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者反寡。可见,对于方剂的发明使用有时比原旨更为重要。妊娠瘙痒症多发于妊娠28~32周,但亦有早至妊娠12周者。该案全身皮肤见散在及片状红色小丘疹,夜不能寐,口干,证属风湿热郁于肌表,故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宣表凉血,清利湿热。刺蒺藜味苦、辛,性平,《本草蒙荃》称其“治遍身白癜,瘙痒能难当。”地肤子、白鲜皮清热燥湿止痒;蝉衣可以搜风剔络以止痒。
3.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治疗妊娠瘾疹
初诊:2006年12月22日。方某,34岁,妊娠45天,寐中浑身瘙痒8天,搔抓时起疹,疹色红,时隐时现,偶有恶心呕吐痰涎,口甘,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凉血化瘀,和胃降逆。
方剂: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加味。
升麻9g当归6g甘草6g鳖甲10g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藿香6g佩兰10g砂仁(冲)5g,4剂。
二诊:2006年12月25日。服药之后,瘾疹及恶阻、呃逆均见减轻。B超示宫内活胎7周余,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蝉蜕5g,4剂。
三诊:2006年12月30日。瘾疹瘙痒消失3天,昨晚身上微痒,恶阻续减,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5剂。
此后随访一个月,瘾疹未再发生。
按语: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是治疗“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的方剂。王安道说:“仲景虽有阴毒之名……非阴寒之阴,乃感天地恶毒其气入於阴经,故曰阴毒耳。”可见阴毒是感于外界邪气而发的一种疾病。该案为妊娠瘾疹瘙痒不愈,疹色鲜红且每发于夜时,此乃风侵于阴血,血份有热之象。中医素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故案中用升麻、甘草清热凉血,鳖甲、当归活血消风,加二陈汤、佩兰、藿香、砂仁者,以化痰湿和胃。一诊症退,二诊加蝉蜕者,取其既可助疏风之力,又可疗恶阻,《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即用蝉蜕3克,烧灰调开水服,三诊瘾疹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于:2017-09-22 15:03
网上咨询邢卫光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