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永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高血压病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者:邢永生 人已读

新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邢永生

2000-2001年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研究中全国35-74岁人口的大样调查,发现约有1.3亿的中国人患有高血压,也就是10个人中有1个患有高血压,控制率仅8.1%,高血压病已成为吞噬人们健康与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显得极为迫切。

1 诊断标准

2005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指出,在未用过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按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为高血压第1.2.3级。

2005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高血压病分级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偶然测得一次血压增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必须重复和进一步观察。

2 治疗原则

2.1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措施包括戒烟、减轻体重、减少过多的酒精摄入、适当运动、减少盐的摄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总量及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2药物治疗

2.2.1 利尿剂 降压作用缓和,服药2-3周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应用,更适宜与其他类降压药合用,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类。噻嗪类应用最普遍,但长期应用可引起血钾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增高,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宜慎用,痛风患者禁用。保钾利尿剂可引起高血钾,不宜与ACE抑制剂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剂利尿迅速,可致低血钾、低血压。

2.2.2 β受体阻滞剂 降压作用缓慢,1-2周内起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高血压患者。副作用可引起血脂升高、 低血糖、末梢循环障碍、乏力及加重支气管痉挛,不宜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阴滞、外周动脉疾病。

2.2.3 钙拮抗剂 降压迅速,作用稳定为其特点,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尤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及二氢吡啶类三组药物,可引起心率增快、充血、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

2.2.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对各种程度高血压均有一定降压作用,对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合并症的患者尤为适宜,高血钾、妊娠、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停用后即可消失。

2.2.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滞剂适应征与ACE抑制剂相同,但不引起咳嗽反应为其特点,降压作用平稳,可与大多数降压药物合用(包括ACE抑制剂)

2.2.6 α受体阻滞剂 分为选择性及非选择性两类,应用较少。

以上6类药物均可以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事件,除了利尿剂和α、β受体阻滞剂和〆-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不适合联合应用外,其他两两间的小剂量联合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互补效果,最好选择1天服用1次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的药物,达到平稳降压,减少谷峰比值。

2.3用药的选择

2.3.1合并有心衰者宜选用ACE抑制剂利尿剂。

2.3.2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宜选择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2.3.3合并糖尿病、蛋白尿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可选用ACE抑制剂。

2.3.4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或ACE 抑制剂,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也可选钙通道阻滞剂。

2.3.5对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可选用〆受体阻滞剂,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

2.3.6伴妊娠者,不宜用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选用甲基多巴。

2.3.7对合并支气管哮喘抑郁症、糖尿病患者不宜用β 受体阻滞剂,痛风患者不宜用利尿剂。

高血压防治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有效降压,控制危险因素,保护靶器官,预防心血管危险事件,降低卒中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提高人民大众对高血压及其后果的认识,做到及早发现和有效治疗,提高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邢永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