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
再生障碍性贫血------周霭祥(三)
发表者:徐瑞荣 308人已读
再生障碍性贫血之案一
医案:董某.男.22岁:1 9 78年2月1 4日初诊。
主诉:齿衄血伴头晕乏力近1年。
病史:患者因齿衄血伴头晕乏力近1年。于1978年2月在当地医院就
诊发现贫血.经骨髓穿刺等检查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而来。自觉头晕、乏力、自汗、怕冷、便溏。血常规: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2.6×109/l,血小板56×109/l。舌质淡,舌苔薄。脉象沉弱。
诊断:髓劳(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
处方:太子参12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10g,熟地12g,川芎10g,白芍10g,黄芪20g,肉桂3g,制附片2g,麦冬10g,半夏10g,肉苁蓉10g 。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服药1周后,症状稍减,原方增减口服。本案治疗时间较长,坚持近3年,至1 981年初血象开始恢复1983年3月血象基本恢复正常,出院。随诊至今,血象正常,仍正常工作生活。
按语: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获良效。肾藏命门之火.肾阳虚印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肢体,故见形寒肢冷。脾主运化,脾阳虚,运化失职,故有肢体倦怠、便溏、面白。脉象沉弱亦为脾肾阳虚之象。本病特点为患者一派阳虚之象:自汗、畏寒、便溏,治疗时需补气温阳。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6-01-18 20:34
相关文章
网上咨询徐瑞荣大夫
徐瑞荣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徐瑞荣的咨询范围: 范围:血液系统疾病、肿瘤,以及其余各科杂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说明:在咨询时,血液病患者最好上传或告知最近一次的骨髓检查、血常规报告,及简要的治疗经过;肿瘤患者最好上传或告知CT、彩超、病理结果,及简要的治疗经过;其余各科疾病患者要告知明确的诊断病名,所做检查的报告和简要治疗过程;首次发病,未经就医的患者需详细描述自身最主要的不适,及其起因、持续时间和伴随情况。本人会用己所学,尽己所能的为各位朋友解疑答惑,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