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
白细胞减少
发表者:徐瑞荣 556人已读
概述: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由各种病因所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正常值(成人低于4.0×109/L,儿童10岁以上低于4.5×109/L,10岁以下低于5.0×109/L),可伴有或不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白细胞减少症的部分病人无明显症状,偶然在血分析检查时发现;临床表现较轻者,可有乏力、疲倦、头晕、反复感染、或低热等;较重者可见心悸、纳差、失眠、四肢酸软,或有原发病表现。
2、继发感染白细胞减少常易继发感染,如咽喉炎、支气管炎、口腔炎、肛周炎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1、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成人少于4.0×109/L,儿童10岁以上少于4.5×109/L,10岁以下少于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轻者1.0~2.0×109/L;重者0.5×109/L)。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多正常。部分病人代偿性单核细胞增多。
2、骨髓象 增生多活跃或明显活跃,部分可增生减低;多有粒细胞系统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碍;粒细胞形态异常,胞浆见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核固缩;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正常。
治疗:
1.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对由于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中医治疗:
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证,以阴阳气血亏虚为本,热毒、痰浊、瘀血为标。本病治疗大法当以扶正祛邪为主,临证宜标本兼顾,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攻邪不忘正虚,衰其大半而止;补虚不忘邪实,“二虚一实,先治其实”。攻邪宜选用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清气凉营,祛痰化湿,活血化瘀为主。补虚须视五脏阴阳气血之虚,分别选用补气、养血、滋阴、温阳之法;尚应注意欲补五脏,脾肾为先,并重视补肺固表。
1.气阴亏虚
主要证候:面色苍白或萎黄少华,疲乏懒言,潮热气短,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头晕眼花,或纳呆便溏,舌质淡嫩,苔少或花剥,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祛风固表。
方药:生脉散合玉屏风散。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固表,麦冬养阴清热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防风疏散风邪。
2.邪犯肺卫
主要证候: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咽喉肿痛,咳嗽痰白或黄,口渴,或周身骨痛,有汗或无汗,舌质淡边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细数。
治法:益气解表,宣肺利咽。
方药:人参败毒散合银翘散。
3.温毒上攻
主要证候:恶寒发热,或但热不寒,头面或双颊红肿焮痛,目赤口苦,咽喉肿痛溃烂,疲乏无力,或烦躁不安,口渴欲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或大。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普济消毒饮。
4.邪漫三焦:
主要证候:身热不扬,头痛如裹,肢体酸倦,咽痛或溃烂,胸闷腹胀,纳呆便溏,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腻或黄,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益气生津。
方药:甘露消毒丹或东垣清暑益气汤。
5.气营两燔:
主要证候:壮热寒战,头痛身疼,心烦口渴,口咽溃烂,甚则神昏谵语,或身黄目黄,或肌衄齿衄,舌红绛,苔少或黄燥,脉洪大或弦数。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救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
6.正虚毒盛
主要证候:高热恶寒,痈疮漫肿无头,或溃烂发黑,身体困重,纳呆疲乏,口渴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数或洪大重按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托毒消肿。
方药:托里消毒散。
7.阳气欲脱
主要证候:高热不退,面红目赤,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神疲踡卧,或躁扰不安,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炮附子回阳固脱。
津气外脱,大汗淋漓者,可加生龙骨、生牡蛎、炙黄芪、糯稻根。
本文是徐瑞荣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8-03-20 18:53
网上咨询徐瑞荣大夫
徐瑞荣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徐瑞荣的咨询范围: 范围:血液系统疾病、肿瘤,以及其余各科杂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说明:在咨询时,血液病患者最好上传或告知最近一次的骨髓检查、血常规报告,及简要的治疗经过;肿瘤患者最好上传或告知CT、彩超、病理结果,及简要的治疗经过;其余各科疾病患者要告知明确的诊断病名,所做检查的报告和简要治疗过程;首次发病,未经就医的患者需详细描述自身最主要的不适,及其起因、持续时间和伴随情况。本人会用己所学,尽己所能的为各位朋友解疑答惑,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