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2017中国癌症最新数据】—大城市癌症发病率最高
发表者:杨继兵 31620人已读
2017-03-30 14:43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
(2017中国城市癌症最新数据)
中国癌症统计一般滞后3年,最新公布的是2013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
每天约1万人诊断癌症,
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
与2012年相比,癌症新发人数继续上升,从358万增加到368万,增幅3%;
女性在50岁之前,癌症发病率均高于男性;男性在50岁之后,癌症发病率迅速上升
中等城市发病率最低,风险系数最小。
男性癌症发病率小城市高于大城市,
而女性癌症发病率大城市高于小城市
消化道癌症:中国人主要的发病癌症,占男性全部癌症的50%。
为什么男性癌症大城市发病率低于小城市:
中国人主要的发病癌症是消化道癌症;大城市居住人群注重饮食规律,综合搭配饮食,清楚了解食材特点,生活养生。小城市居住人群对食材特点了解不足,不太注重饮食规律,饮食重口味。
为什么女性乳腺癌和肠癌等癌症大城市发病率高于小城市:
大城市女性压力大、晚婚晚育、生活工作节奏快,乳腺癌发病率高;小城市女性压力轻松,结婚生育适龄,生活工作节奏慢乳腺癌发病率低。
大城市城市空间大,工作和生活地点距离长,上下班交通花费时间至少1小时,日常工作量多,熬夜加班频繁,长时间久坐、缺乏锻炼、饮食不健康,肠癌发病率高。小城市则相反,肠癌发病率就低。
肠癌和前列腺癌,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发病趋势增加明显
肠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与城市化程度呈正相关
肠癌——病因:
(1)高脂肪、高动物蛋白及精制的食品会增加肠癌的几率,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可减少肠胃疾病。
(2)女性患有生殖系统癌、乳癌的病人及患溃疡性肠炎的人,罹患肠癌的几率也较高。
(3)家族中曾有人罹患大肠直肠癌者,患此癌的几率比平常人高许多。
(4)有家族性大肠息肉症的病人。
肠癌的前期症状:
(1)大便习惯改变。如次数增加,或便秘、解完后仍有便意,大便变细等。
(2)虽然痔疮等良性疾病也有肛门出血的情形,但可由粪便化验得知是否为肠癌。
(3)体重减轻,食欲不佳,容易疲劳倦怠等。
(4)贫血、发热。
前列腺癌——病因: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有家族倾向性,一般认为与体内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比例调控失衡有关,雄性激素可能是促进前列腺生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
1.有前列腺增生病史,近来明显感到排尿费力、尿流不畅。
2. 夜尿次数增加。
3. 性生活时出现射精不适,或射出血性精液。
4. 排尿时尿道部位有刺痛感。
5.下腹部或会阴肛门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坠胀不适感。
6.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发热、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
乳腺癌成女性癌症主要癌症
乳腺癌,大城市发病率是小城市2倍
甲状腺癌,大城市发病率是小城市4倍
乳腺癌——病因:
1、未婚未孕,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
2、虽然生育但不哺乳;
3、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
4、有乳腺家族史;
5、精神抑郁、性格内向、工作压力大的女性;
6、不科学、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习惯;
7、长时间戴“紧箍”的胸罩;
8、长期滥用含雌激素保健品、化妆品;
乳腺癌——新的影响病因:
1、缺乏运动
最新研究表明,无论年龄或体重,女性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可减少患乳腺癌风险,每天剧烈运动一个小时可减少11%患病机率。
2、吸烟
烟草中多种致癌物质的存在已得到公认。吸烟史超过十年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是不吸
烟女性的三倍以上。
3、饮酒
每天饮酒15g:能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性50%,因为乙醇可增加血浆中的雌酮和雌二醇的水平。
4. 10-30岁之间接受过胸部放射线治疗
5.一级血亲患有乳腺癌
6.肥胖且伴高胆固醇浓度的绝经后妇
女有较高的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7.已知有BRCA1或者BRCA2基因突变
甲状腺癌——病因:
甲状腺癌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了,但根据国内外甲状腺癌在地区、性别和种族分布中所呈现的差异可推断一些可能的致病因素。
如:中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沿海地区发病率处于最高水平,提示环境因素(如饮食)与甲状腺癌发病之间存在关联;由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雌激素成为重点研究的甲状腺癌病因之一;种族间发病率差异反映遗传因素在甲状腺癌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城市等级越高,胃癌/肝癌/食管癌等癌症发病率越低
胃癌——病因:
1、环境和饮食因素
火山岩地带、高泥碳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人食盐,可增加危险性。
2、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Hp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率高;Hp抗体阳性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陛高于阴性人群
3、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3倍。
4、癌前状态
胃癌的癌前状态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前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后者是指较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胃癌预防信息:
由于胃癌病因未明,故缺乏有效的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腌腊制品,可以降低胃癌发病。
肝癌——病因:
肝癌的病因未完全清楚,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表明:就全球而言,病毒性肝炎(尤其乙型及丙型),黄曲霉素、酒精性肝硬化、血色病等因素,但就我国而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为三大病因素。
肝癌预防信息:
1、防治病毒性肝炎(接种乙肝、丙肝疫苗)
2、保护水源,改水,防止污染
3、粮食保管,防霉去毒
4、慎用血液制品,杜绝医源性感染
食管癌——病因:
1).化学病因:亚硝胺类如亚硝酸盐, 亚硝胺等
2). 生物性病因:黄曲霉菌毒素等
3).微量元素缺乏:钼、铁、锌等
4).维生素类缺乏:Vit A、B2、C等
5). 饮食习惯不良:烟、酒、热食热饮等
6). 遗传易感因素
食管癌预防信息:
1、改变喜食霉变食物的习惯: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说明食用霉变食物特别是酸菜、霉窝窝头和鱼露是食管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2、粮食的防霉:霉变的粮食含有多种致癌的毒素
3、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现已发现食管癌高发区水中的亚硝胺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
4、遗传致病因素的预防:食管癌具有较普遍的家族聚集现象,表明有食管癌家族史的患癌易感性确实存在,应加强同代人群的监测工作。
45岁以后,男性癌症死亡率大于女士癌症
死亡率前五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道癌症
肺癌——病因:
1.吸烟
2.职业和环境接触
现已证明以下9种职业环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发生率: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bis-chloromethylether、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含镍的杂质、氯乙烯。
3.电离辐射
肺脏是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
4.既往肺部慢性感染
5.遗传等因素
6.大气污染
肺癌预防信息:
1、控制与禁止吸烟。
2、职业防护。对开采放射性矿石的矿区,应采取有效酌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受辐射的剂量。对暴露于致癌化合物中的工作人员,必须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劳动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与致癌因子的接触。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7-07-04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