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传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杨传华团队《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发布

发表者:杨传华 人已读

杨传华团队《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发布/午睡使你血压悄悄回落/高压低压哪个高了都坏事

血压频道 血压频道今天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发布公告(2019年第005号),《169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发布,《指南》修订项目232项,其中169项以临床指南发布,58项以专家共识结题,5项以专家建议结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杨传华团队牵头的《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以“指南”发布,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参与修订的指南、共识还有尿道综合征、月经先期、胫腓骨骨折、鼻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胆囊炎、多发性骨髓瘤、支原体肺炎、弱视、前葡萄膜炎、多发性肌炎、跟骨骨折、肠结、外伤性骨髓不完全损伤症、尘肺、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参与起草的兄弟单位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河北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
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传华、陆峰、胡元会、戴小华、卢健棋、符德玉、王清海、陈晓虎、苗华为、陶军、王佑华、陈颖、王贤良、褚瑜光、王庆高、王永霞、夏文豪、张蕴慧、田颖。
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外,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牵头、全国各兄弟单位参与的有关高血压的国标还有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高血压中医临床分级诊疗技术标准等。其中,2015年12月1日日国家卫计委(网站)发布的《高血压中医临床分级诊疗技术标准》在同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间播出:


无论高压还是低压增高

都具有破坏性

经常有人问,低压和高压,哪个高了危害大,这里给您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的研究成果:
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
均单独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
他们的本研究收集来自普通门诊人群的130万成年人的数据,以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高血压对8年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复合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负荷最高,各自独立地预测到了不良的结局。
研究表明,尽管收缩压升高的影响更大,但无论高血压的定义为何(≥140/90 mm Hg或≥130/80 mm Hg),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独立影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需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午睡

使你血压悄悄回落

1午睡1小时,帮助降血压
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希腊最新研究,为高血压患者带来了一则好消息:午睡1小时,可使收缩压(高压)降低3毫米汞柱。

希腊阿斯克利皮昂综合医院心脏病专家马诺利斯·卡利斯特拉托斯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对平均年龄62岁的212名参试者相关数据展开了梳理分析。

在综合考虑了饮酒、咖啡、盐摄入量、身体活动水平以及年龄、性别和用药等因素后,结果显示:与不午睡者相比,午睡者的收缩压低了约5毫米汞柱。

不午睡者和午睡者,平均血压分别为134.5/79.5毫米汞柱和128.7/76.2毫米汞柱。

卡利斯特拉托斯博士说,平均而言,午睡1小时可使收缩压降低3毫米汞柱。

这一发现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极其重要,因为收缩压每降低2毫米汞柱,能使心脏病发作等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0%。

低剂量降压药可使血压平均降低5~7毫米汞柱,而午睡1小时,就能达到服药一半的效果。

3

一份科学的午睡指南

最理想的午睡方式应该是:午饭后活动半小时,散步走动,促进食物的消化,然后躺平入睡。

健康的人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以免影响夜间的正常睡眠。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1 能靠着就别趴着

没有午睡条件的上班族,可以考虑买张折叠躺椅,午睡时撑开,不用时收起。

如果连躺椅也用不了,建议买个颈枕,午休时戴上颈枕靠着墙壁等支撑物眯上一会儿,要尽可能避免趴着睡。

02 只睡10分钟也行

即使午睡时间被压缩到了10~15分钟,仍然能保留不少的健康好处,而且这种短午睡更容易让人迅速清醒过来,尽快投入工作。

03 睡不着眯着

如果不困,不用强求一定睡着,可以先把眼睛闭上,然后将精力集中到呼吸上,放缓呼吸频率。就算只躺20分钟并且根本没睡着,你也会能恢复体力。

04 晨起6~8小时后午睡最佳

午睡时间的选择与午睡的质量息息相关。最理想的午睡应该既有慢波睡眠,又有快速眼动睡眠,通常在早上起床后6~8小时后小睡为最佳。

例如早晨7:00起床,午睡可安排在13:00左右。

(来源于院长在线)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