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婷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与预防

发表者:杨婷婷 人已读

臂丛神经是支配上肢的主要神经,可分为根、干、束3段,各段均有分枝支配相应的肌肉。臂丛神经行经锁骨与第一肋之间时被胸锁筋膜固定在肋骨上,然后在肱骨喙突下经过,当外力使第一肋骨喙突间的距离加宽时,臂丛神经受强力牵拉而损伤。分娩时引起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头位分娩的肩难产、胎方位判断错误;臂位分娩时手法不正或后出头娩出困难、强力牵拉胎肩颈部。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的部位而异,以上于麻痹最多见,典型表现为:患肢松弛悬重于体侧,不能做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对个人、家庭、社会均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预防甚为重要。产前要估计胎儿体重,识别臀难产信号,掌握剖宫产指征与头位及臀位的分娩机制,接生时做到紧张而不忙乱,正确采取臀难产的各种处理方法,确保母婴安全。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又称新生儿产伤,是因为分娩过程中过度牵拉胎儿肩、颈所致,轻者出生后2~3个月功能可逐渐恢复,若在生后6个月仍无恢复征象,则会产生永久性瘫痪。

1 臂丛神经的应用解剖

1.1 臂丛神经的分段,臂丛神经是支配上肢的主要神经,由第5,6,7,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的前支合并组成,可分为根、干、束3段。其中颈5,6合成上干,颈7延伸成中干,颈8、胸1合成下干。各段均有分支支配相应的肌肉。分支有腋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分别支配三角肌、旋前圆肌、肱二头肌、小鱼际肌、肱三头肌等。手部骨间肌分布尺神经,手背的皮神经分布尺神经、桡神经,手掌皮神经分布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根据以上这些肌肉的瘫痪情况可间接判定臂丛神经麻痹的部位和程度。

1.2 臂丛神经的走行,组成臂丛神经的诸神经根出颈椎椎间孔后在前中斜角肌间穿出分出臂丛神经的3个干。当臂丛神经行经锁骨与第一肋之间时与腋动脉一起被胸锁筋膜固定在第一肋骨上,然后自肱骨喙突下经过。当外力使第一肋骨与喙突的距离加宽时,臂丛神经受强力牵拉而损伤。

2 臂丛神经麻痹的原因

2.1 头位分娩 (1)肩难产:多见于巨大儿,由于娩肩困难而采用强力压前肩法,使胎儿头颈部尽力向对侧肩方向牵拉,使臂丛上干处于紧张状态致上干损伤,这是臂丛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2)胎方位判断错误:胎头外旋转时误将胎头转向对侧,致使胎头和胎肩向相反方向分离,拉宽了第一肋与喙突间的距离而致臂丛神经麻痹。

2.2 臀位分娩 (1)胎臀娩出时手法不正确使胎臀以外展方式娩出,致臂丛神经下干处于紧张状态,造成下干损伤麻痹。(2)后出头娩出困难,强力牵拉胎儿肩颈部可致臂丛神经完全性麻痹。

3 臂丛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3.1 上干麻痹 典型表现是上肢松弛地悬重于体侧,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伸长,前臂旋向前方,患肢不能做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

3.2 下干麻痹 又称前臂或干臂型麻痹,较少见。主要影响尺神经和正中神经,表现为患侧屈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小指屈伸功能丧失。

3.3 全臂丛麻痹 组成臂丛的3个干均损伤,造成患肢运动与感觉全部麻痹。如损伤接近椎间孔可出现霍纳综合征,即患侧面部不出汗,上睑下垂,眼裂变突,瞳孔变小,尺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 4 预防

肩难产和臀位分娩是臂丛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接生方法不正确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做好产前预测,提高产科质量是预防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的关键。 4.1 肩难产的产前预测及处理

4.1.1 肩难产的产前预测 凡估计胎儿体重≥4000g者[计算方法:宫高(cm)×腹围(cm)+200]肩难产的发生率3%~12%,4500g以上者肩难产的发生率为8.4%~14.6%。B超提示胎儿胸径大于双顶径1.5cm,胸围大于头围1.6cm或肩围大于头围4.8cm易致肩难产,应建议剖宫产。

4.1.2 分娩过程中肩难产的预测 (1)第二产程延长,中位产钳失败;(2)胎头娩出后胎颈回缩。均提示肩难产。

4.1.3 肩难产的处理 产前具备肩难产因素,分娩过程中又出现肩难产信号,助产人员必须镇定,正确处理肩难产。①产前预测有肩难产可能的应行剖宫产。②阴道分娩:a.屈大腿法:让产妇双腿向上尽可能屈曲紧贴腹部,双手抱膝减少骨盆倾斜度使嵌顿于耻骨联合上方的前肩自然松解,应用适当力量向下牵拉胎头,前肩即可娩出。b.压前肩法: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向胎儿前肩加压,有助于嵌顿的前肩娩出。c.旋肩法:示中两指伸入阴道紧贴胎儿后肩并将后肩向侧上旋转,助手帮助将胎头同向旋转,当后肩逐渐旋转至前肩位置时娩出。d.先牵出后臂娩出后肩法:将手顺骶骨伸入阴道,推住胎儿后上肢及手臂,沿胎儿胸面部滑出阴道而娩出胎儿后肩及后上肢,后肩娩出后将胎肩旋转至骨盆斜径上,再牵拉胎头使前肩入盆后即可娩出

e.以上方法均无效时可剪断胎儿锁骨,娩出后缝合软组织,锁骨能够愈合。

4.2 臀位分娩 如产前已明确诊断臀位,原则上应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如经阴道分娩后出头困难时,切忌暴力牵拉,可采用臀位后出头产钳助产,一般产钳也可代用。提起胎儿躯干显露会阴,自胎腹侧依次放入左叶及右叶产钳,交合后向下向外牵拉。

4.3 提高产科质量,坚持正确接生 产前明确胎方位,确定胎背方向,避免接生中错将胎头转向对侧;臀位分娩协助胎臀娩出时,一定要使胎臂以“猫洗脸”的方式娩出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胎儿娩出时牵拉头或手臂过度引起,按受损部位不同可分为:

1.上臂型(erb瘫痪) c5 ,c6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受累。患侧肢体下垂、内收,肩部内旋,肘部旋前,腕、指关节屈曲,拥抱反射不对称。

2.下臂型(klumpke)瘫痪) c8至t1神经根受累,腕部屈肌及手肌肉无力,握持反射弱。 3.全臂型 少见,具以上两型症状。颈交感神经受损者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出现homer综合征。

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肩部需休息,避免牵动,大多可于2~3周恢复。须指导家长给患儿进行被动活动,使肩外展,手臂后旋,腕部伸展。定期复查肌电图以确定损伤程度及估计预后。如超过6个月仍无效,则须应用外展支架,预防肩关节挛缩,损伤严重者,可考虑行神经束吻合术。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与治疗

直接外伤如刺伤、挫伤及锁骨和第一肋骨骨折均可引起臂丛损伤。间接外伤见于强力牵

拉上肢、头颈过度弯向对侧或强力将肩部下压时,如重物打击或产伤等。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臂丛完全损伤 运动障碍表现为手,前臂和上臂肌肉全瘫。感觉改变为手、前臂和上臂的一部分感觉消失。颈8胸1近椎间孔处损伤,可出现(Horner)氏综合征。

(二)臂丛上部损伤(Erb-Duchence型) 此型较多见,为颈5-6神经根在厄氏点处损伤所致。该点在肩胛上神经近侧,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远侧。前锯肌与菱形肌不受影响。多因外伤使头肩分离、肩部下压或产伤等引起。

运动:三角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与胸大肌锁骨头瘫痪,上肢由于背阔肌和胸大肌胸骨头的作用呈内旋位。二头肌和肱桡肌瘫痪,肱前肌减弱,肘关节因三头肌作用而伸直。旋后肌和旋前圆肌瘫痪,前臂因旋前方肌的作用而旋前。桡侧腕伸肌瘫痪,手向尺侧偏斜。 感觉:颈5前支损伤时感觉不受影响,如颈6受累则出现上臂及前臂外侧麻木。无霍纳氏综合征。

(三)臂丛下部损伤(Klumpke型) 主要是颈8胸1神经根损伤,多因上肢过度上抬或伸展及臂位产时牵拉躯干过重等引起。主要症状为手内肌瘫痪,有爪状畸形。在臂丛下干损伤时,手指屈肌和伸肌瘫痪。手和前臂尺侧麻木,上臂内侧有一小条麻木区。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四)辅助诊断方法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查体、X线摄片检查。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1.肌电图检查 臂丛的脊神经后支支配颈后深部肌肉。按照颈部肌肉的不同深浅位置,所受神经支配各不相同,浅层为斜方肌,受副神经支配;深部内侧部分受颈3-6脊神经后支支配;外侧部分受颈7-8脊神经后支支配;最深部颈后肌肉为脊横肌、脊间肌和横突间肌,受相应脊椎的神经纤维支配。因此,肌电图检查颈后最深部肌肉是脊横肌和横突间肌。凡肌电图显示去神经性纤维颤动电位,表示脊神经后支的运动神经纤维损伤,为椎间孔内臂丛损伤;凡显示无正常电位,表示椎间孔外臂丛损伤;凡受神经根支配的任何肌肉存在主动运动,即显示肌肉主动收缩电位,表示不完全性神经根损伤。

神经损伤一般于三周后显著变性,此时肌电图检查,发现去神经纤维颤动电位。所以肌

电图检查应在损伤三周进行,隔3个月复查,观察有无神经功能复原。

2.组织胺潮红试验 主要用于确定臂丛牵拉伤的部位,可分为神经节前和神经节后损伤。以上两种类型的运动和感觉麻痹征象相同,但神经节后损伤(椎间孔外神经根损伤)时轴索反射可丧失(阴性),神经节前损伤(椎间孔内神经根损伤)时轴索反射可能存在(阳性)。 方法:用1:1000磷酸组织胺作皮内注射,出现系列三联反应为阳性:(1)立即出现直径10mm的红斑;(2)半分钟后,在红斑周围出现20~40mm的红斑;(3)注射部位出现风团。周围神经损伤后,只有皮肤潮红而不出现系列三联反应。此法诊断臂丛神经损伤,阳性多为节前伤,阴性多为节后伤。

二、治疗 只有少数不完全损伤病人在3个月内获得满意恢复,一般在1~2年内不断有进步。臂丛上部损伤时,因手的功能尚好,故治疗恢复的效果较好。臂丛下部损伤时,手的功能受累较重,恢复较差。臂丛完全损伤恢复不佳。

产伤引起的臂丛伤,在早期有锁骨上区肿胀压痛和手臂活动障碍等症状。可应用支架使患侧肩部保持于外展90°,屈肘90°位,使神经松驰,以利恢复。每日被动活动患侧肩和肘关节数次。

在臂丛部分损伤病例,神经功能停止恢复后,行神经松解术常可获得一定进步。必要时可行神经吻合。为便于显露,有时需切断锁骨。如有神经缺损,可抬高患肩,头偏向患侧,有助于进行神经缝合,手术后用石膏固定。

在臂丛上部损伤,如肩部肌肉不恢复,可做肩关节融合术;

如屈肘肌不恢复,可利用前臂肌或胸大肌行肘屈肌成形术,以改善功能。肩关节融合术宜在14~15岁以后进行。

如为臂丛完全损伤且无恢复征象,损伤处又在椎间孔以内,或经手术探查无法修复,可酌情考虑行上臂中段截肢术、肩关节融合术,并配带义肢。

近年来,对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采用健侧颈7神经根转移、膈神经转移、颈丛运动支、付神经、肋间神经转移等方法,修复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等均取得一定疗效,辅以肌肉或肌皮办移植等,使完全丧失功能的肢体重新获得了一部分功能。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