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一次造成严重资源浪费的感冒治疗
发表者:杨述特 824人已读
3名感冒患者,某女,68岁;男,36岁;女,4岁。住湖南省邵阳市。
初诊:2003年12月19日
主诉:发热恶寒、鼻塞流清涕1天。
现病史:老青小3人分别为我岳母、我本人和我女儿,正值感冒高发季节,前一天开始几乎同时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不适,轻度咳嗽少痰,全身酸痛等不适。3人症状相似。
体查:体温分别为37.8,37.5,38℃,咽部均稍充血,扁桃体无明显肿大,双肺无干湿罗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稍紧。
中医诊断:感冒(风寒袭表)。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方药:以解表散寒为法,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请注意!这个处方的剂量是三个人的剂量,相当于普通成人剂量的2.5倍,不建议患者自行引用,要引用一定要注意别超剂量!):
荆芥15g防风30g党参30g茯苓30g
川芎21g羌活15g柴胡36g金银花36g
桔梗21g薄荷9g独活21g板蓝根36g
生姜15g前胡21g枳壳15g甘草15g
3剂。1剂/日,武火水煎服2次,我每次喝药汁的约50%,岳母40%,女儿10%。
结果喝完第一次药后,3人感冒全好了,相当于每人用了1/2副中药,只占总购买药量的1/6。
按:西医认为,普通感冒90%以上为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没有很好的办法治疗,通常只是采取对症治疗减轻症状,靠患者自愈,一般病程7~14天。所以国内外正规的治疗都是强调休息,多喝水,适当对症治疗。但很多老百姓不干,发热一定要迅速退热,咳嗽一定要迅速止咳,等等,否则就是你这个医生没有本事,连小小的感冒都不会治疗。于是大夫们为了迎合患者需要,也为了不让患者看低自己的水平,给患者挂吊瓶,打抗生素,打糖皮质激素,打抗病毒药,打解热镇痛药,不一而足。患者得到了迅速缓解的疗效,医生多赚了钱,皆大欢喜。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患者这次用这些药效果好,下次疗效就很快下降,导致治疗时间越来越长,用药剂量越来越大,用药种类越来越多,抗菌药物滥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患者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医疗花费也就越来越高,不断质疑治疗一个感冒花费好几百,骂医生心太黑。
所以,我平时基本不看感冒患者。如果不用中药,用正规西医治疗的疗效还不如诊所的大夫,患者会觉得我浪得虚名。如果按照患者的要求和喜好去治疗,又违反了医疗原则。所以,我干脆就不看,让患者去别的科室找大夫。但这次患感冒的是我自己和自家人,自己作为中医专家,得了感冒断没有找别人看的道理,就自己开了中药治疗。本以为三天能治好就不错了,于是开了3剂(每剂3人量),哪料到才喝一次,三人就全部治愈,剩下5/6的药全部倒掉了。岳母娘埋怨我开这么多药,浪费了可惜。虽然只有几元钱,但是浪费的药物占到了已经使用药物5倍,确实是巨大的浪费。我也不知道岳母娘是真的埋怨还是夸我。西医说治疗感冒没有好办法,那是因为没有用中药。
中医药治疗感冒当然得辨证论治。不管感冒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中医只看是哪个证型,风寒、风热、暑湿、时行感冒(流感)等等。不同证型治疗方法迥异,不是随便什么人都适合喝板蓝根,如果风寒感冒喝板蓝根,就相当于一个很冷的人,你还给TA喝冰水,洗冷水,那是雪上加霜;相反,如果风热感冒患者,你还给TA喝热性药物,那也是火上浇油。不仅没效,反而有害。这是很多人质疑中医药没效的原因之一。其实不是中医没效,而是使用不当。
虽然一般说只有流感才是传染病,我认为普通感冒也是,往往在短时间内密切接触者“皆相染易,病状相似”,可以采用大体相同的治法方药。当然,还需要根据患者本人的情况调整,不可千人一法。这次一家三口染病,症状相似,证型相同,都用解表散寒之荆防败毒散加金银花和板蓝根。荆防败毒散是人参败毒散加荆芥、防风而来,人参败毒散用于虚人风寒感冒,疗效确切。荆防败毒散本治疗疮毒初起有表证者,但用于虚人风寒感冒,也有很好的疗效,我平时非常喜欢用。岳母娘年纪大,身体不好;女儿小,脏腑娇弱;我本人身体素质较好,但随着年纪渐长,生活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体重渐增,感觉体质渐不如前。都有气虚的临床表现,所以用荆防败毒散应是方证相符。而即使是风寒感冒,也容易化热,而且已经出现咽部不适、充血,我实习的时候,我的老师习惯在这时候加金银花、板蓝根这两种清热解毒药,防止寒从热化。也是受现代医学研究这两种药有抑制细菌和病毒作用的影响。虽然一锅煎了3剂剂量的中药,但我们在服用的时候,是根据体重、年龄、身体状况进行了调整的,每个人实际上的用量是不一样的,是符合每个人实际情况的,这是同病同治里面相异的部分。
2017-4-26作者补充:
2017年4月16日,一不小心患了重感冒,发热,恶寒,出汗热不退,全身酸痛,连转身、低头都疼痛难忍,鼻塞、鼻涕多且浓黄,整晚没睡好。这是张仲景老爷子所说的太阳病啊!虽然第二天(周一)我在医院病房上班,但连上药房拿药的时间都没有,幸好有位朋友来找我,就抓了他的抓夫,请他给我去拿药。因没有时间煎药,就开了免煎颗粒3副,总价29.43元。服完第一次,明显好转,服完第二次完全好了,花费9.81元。真是“一次知,二次已”(一次见效,二次痊愈)。又造成了三分之二的浪费。这还是对自己不自信啊!干嘛老开这么多药呢!
本文是杨述特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5-07-08 10:06
相关文章
网上咨询杨述特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