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杂病专题
曾庆琪男科经验用药——沉香
发表者:曾庆琪 1490人已读
根据现有文献报道,沉香作为中医常用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呃逆呕吐,肾虚气逆喘急等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报道,沉香具有镇静、解痉、镇痛、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广泛药理作用。纵观古今医案之记载,鲜有沉香用于男科疾病的论述,现撷录病案三则以飨民众。
温中暖肾祛阴汗
吴某,男,39岁,未婚,2017年9月16日来江苏省中医院求诊,诉阴囊潮湿,会阴处湿疹瘙痒半年。既往鼓胀(肝硬化腹水)10余年,近半年始感下体潮湿、会阴处皮疹瘙痒,食纳睡眠欠佳。刻诊:精神略显紧张焦虑,面黄体偏瘦,查体阴囊处少许红色皮疹,伴有异味,无水泡脱屑等,舌淡紫,脉沉滑。症属肝脾不调、气滞湿阻,治以疏肝健脾、化湿行气,方以曾师经验方前列腺III号方加减,党参15g、太子参15g、黄芪20g、鸡血藤10g、丹皮10g、烫水蛭6g、柴胡6g、肉桂6g(后下)、沉香5g(后下)、防己10g、香附10g(后下)、葶苈子(包煎)10g、陈皮10g、麸炒苍术6g、炒水红花子6g、红枣10g、鱼腥草10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17年9月23日二诊,药后下体潮湿好转,湿疹瘙痒依旧,诉因外出不愿继续煎药,遂改处方:沉香30g、蝼蛄虫15g、刺猬皮40g、西洋参20g、砂仁20g、蜂房30g、广木香20g、水蛭30g统一打粉、一次服药5g、每日两次温水送服。2017年10月11日三诊,阴囊湿疹向愈,守方续服半月巩固疗效。
本案中鼓胀首先在于肝脾肾功能彼此失调,肝气郁遏日久,势必木郁克土,在病证上可出现气滞湿阻,脾失健运,湿浊不化,阻滞气机,可化热而出现湿热蕴结下焦、阴部而出现阴汗的病证,亦可久病湿从寒化而出现寒湿困脾的病证。沉香一药在《名医别录》中最早记载:“沉香、熏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并微温,悉治风水毒肿,去恶气。”,并在《本草经集注》中补充云:“此六种香皆合香家要用,不正入药,唯疗恶核毒肿,道方颇有用处”,而下体潮湿,阴囊及会阴湿疹等为男科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所以方中加以肉桂、沉香、香附暖脾肾主下行,去恶气治风水毒肿,助脾运以化水湿;予以炒水红花子、鱼腥草、柴胡清热利湿;予党参、太子参、黄芪、红枣补脾益气、鼓舞正气,麸炒苍术、陈皮燥湿健脾,鼓胀继生阴汗,其肝、脾、肾功能相互失调,终至气滞、血瘀、水停腹中,所以予以鸡血藤、丹皮、烫水蛭、防己、葶苈子等活血化瘀及清利之品。
曾师认为阴汗、鼓胀之病邪以“风水毒肿”为主,治疗当主祛湿辅以行气化瘀。临床中遵古道重药理,对于久治不愈之阴痒,湿疹一症,尤其重视行气温化,此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沉香一药堪妙。沉香性温、味辛、主归脾、胃、肾经,兼归肺、胆、肝经,主行,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运行不倦,气行则水行,且其性主行主降,易达阴部。且具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镇静抗抑郁活性等,临证时将其与广木香或香附相伍,既可降气温中,又可暖肾行气开郁,二药相伍,升降结合,又不失温化逐恶气风水之意。
降气散瘀定痛良
马某,男,50岁,退休干部,2017年10月23日来江苏省中医院求诊,主诉夜尿多伴有小便无力、尿细、腰酸会阴刺痛8月。既往有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病史。平时生活规律,近来无房事。大便稍腻,饮食入睡可。刻诊:患者体丰,面色红润,神情焦虑,查体外生殖器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前列腺B超示:左右直径43mm,上下直径43mm,前后直径3.8mm,膀胱残余尿36.5ml,意见: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结石,前列腺内部片状回声减低区符合慢性前列腺炎改变。症属肝郁脾虚,寒湿瘀阻下焦,治以疏肝健脾、祛瘀温化水湿,方以前列腺III号方加减,麸炒白术10g、党参25g、丹参20g、茯苓10g、醋柴胡10g、炙甘草6g、肉桂(后下)6g、丹皮15g、山药10g、盐车前子10g、石菖蒲10g、刘寄奴15g、麸炒苍术10g、制乳香(包煎)10g、炒没药(包煎)10g、砂仁(后下)10g、红枣10g、沉香(后下)8g、荔枝核15g、制吴茱萸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h服用。2017年11月1日二诊,患者腰酸会阴刺痛、夜尿频减轻,小便无力好转,行NIH-CPSI总评分6分,原方改盐车前子15g、石菖蒲15g、继服14剂。2017年11月16日三诊:腰酸会阴刺痛、夜尿频明显好转。原方加冬葵子10g,行NIH-CPSI总评分2分,再服14剂告愈。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Ⅲ型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男科常见疑难病之一,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和/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和性功能障碍,或伴有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精神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曾庆琪教授将沉香用于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取其主行主降之性。《药品化义》云:“沉香有通天彻地之功,体重而沉,味辛走散,气雄横行,…总之,疏通经络,血随气行,痰随其气转,凡属痛痒,无不悉愈。”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不通则易为瘀、为痰、为湿,其性属实,沉香主行主降,能善驱邪气,能散瘀定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沉香具有镇静、镇痛、抗菌、抗炎等功效,本案中处方予以前列腺III号方加减以疏肝健脾、祛瘀温化水湿,加荔枝核、制吴茱萸、制乳没、沉香、刘寄奴以通行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加肉桂、沉香鼓舞脾肾阳气,温暖脾胃肾,以助行气化瘀之力。且加冬葵子清热利湿,砂仁、大枣、顾护脾胃,调和药性,全方寒热并用、补泻兼施,心身同调。
行气解郁气淋除
仇某,男,51岁,公司业务员,2017年10月26日来江苏省中医院求诊,主诉尿道外口红肿并少许分泌物伴尿频、尿急、尿痛3月。既往有冶游史,曾在多家医院被确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并行大量抗生素及中成药治疗(具体不详),现感龟头不适好转,仍有阴部发痒,小便稍黄,小便灼
热感,尿急尿痛。刻诊:情志焦虑,阴囊皮肤稍红,龟头红,少许淡白色分泌物,胃脘部饱胀不适,食纳入睡较差,舌淡苔薄腻,脉细滑。证属:肝脾不调、湿热夹瘀,治以疏肝理脾,清热利湿化瘀,处方:琥珀25g、沉香30g、露蜂房30g、鼠妇20g、西洋参30g、砂仁20g、乌梢蛇40g打粉、一次服药5g、po、bid。汤药处方以四逆散加味:柴胡15g、枳壳15g、赤芍15g、白芍15g、生甘草10g、土茯苓20g、金雀根20g、五抓龙15g、片三七10g、合欢皮30g、沉香5g(后下)、半枝莲15g、半边莲15g、大枣20g、威灵仙30g、萆薢20g、砂仁(后下)10g。14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17年11月9日二诊,诉药后效显,胃脘部饱胀不适,遂原方加乌药15g、广木香10g,续服14剂。2017年10月23日三诊,诸症基本缓解,汤剂停服,守方继服中药打粉巩固治之,随访一月症状未复发。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的性传播疾病,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找不到淋球菌,其主要病原体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此外还发现其他一些微生物,如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包皮杆菌等也与本病相关。一般典型症状为尿道口分泌物,尿道外口红肿、尿频、尿急、尿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曾师认为非淋属于中医的“淋病-气淋”范畴,与肝脾关系密切,症有急慢之分,急者湿热下注居多;慢者气滞不宣为主,总属实多虚少。本案中选方四逆散则柴胡配枳实,升清降浊,疏肝理脾作用较著。配芍药、甘草以和营缓急止痛,加沉香行气以止痛。因其枳壳长于行气宽中,故取而用之;因内有郁热,夹湿夹瘀,故添赤芍、土茯苓、半枝莲、半边莲及萆薢等清热利湿及五指毛桃、片三七、金雀根舒筋通络以化瘀;因胃脘部饱胀不适,及大量清热解毒利湿之品,恐伤中气,予以沉香、广木香、砂仁等顾护脾胃;沉香亦配合欢皮、大枣开心智,安神解郁,缓解心身不适。
体会
沉香的临床应用广泛,多以配伍的形式出现,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沉香含有倍半萜化合物、三萜类等300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镇静抗抑郁、镇痛活性、神经保护活性、抗炎活性、解痉止喘、免疫抑制活性等,可用于治疗胃痛、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缓解风湿和高热症状等;也可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和神经衰弱等。
古书载沉香辛香走散、主行主降,故能入脾调中;色黑体阳,古书载能补火、暖精、壮阳。其味辛、苦,性微温,主归脾、胃、肾经,有行气散瘀定痛,温中纳气归元之功效。曾师认为沉香在男科临床应用中前景广阔,辨证用之可获良好疗效。临床常见的男科疾病其病位多居下焦,而沉香体重色黑,主行主降的特性,临床常将其与广木香、香附等相配用于治疗肝郁、肝脾不和之症;同藿香、香附,治诸虚寒热;与附子、补骨脂、五味子等配伍治疗下元虚冷之盆腔生殖器疼痛等疾病。因男科疾病多合并有精神神经方面症状,如抑郁、焦虑症等,临诊多重心身同调,中医界称沉香为人体调理师,特别是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方面,应用沉香之镇痛活性对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应用沉香之镇静抗抑郁活性对于改善患者精神神经症候群,具有显著的疗效。
曾庆琪,教授,博导,中医世家传人,著名内科杂病、泌尿生殖男科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男科专委会会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生殖与男科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副主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肿瘤外科杂志》主编。
祖岳父张朝盈公,扬州三代祖传中医,擅妇、内科,医术高妙。攻读学位之余,侍诊左右数载,得其亲炙,遂悟医道之玄妙,得薪火之传承。更先后师从徐福松全国名中医,王琦国医大师,项平、蔡宝昌教授等,攻读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中药学博士后。家传与师承相结合,深得医德医术之精髓。
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荣获世界中医男科学术会议突出贡献奖、“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称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优秀青年中医工作者等。
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专家、成果评审专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主、参编学术专著5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国家发明、实用专利9项。近5年接受《健康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健康专访80余次。从业30余年,德术并举,深受患者信任。荣获2017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展中医男科杰出贡献奖”,入选2017年新华网“膏方滋补口碑医生”,荣获2017首届全球中医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中医人奖”,入选2016年度《现代快报》全国“膏方滋补民星中医”。入选好大夫网“2016中国最具影响力医师”等。
【临床擅长】
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内科疑难杂病,头痛、失眠、焦虑、郁证、汗证、口腔溃疡、胃病、便秘、疲劳、心悸、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痛风。湿疹、瘙痒、痤疮、牛皮癣等皮肤病。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肿瘤术后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等。尤其对男女不孕不育症、女性月经病、乳腺小叶增生症等乳腺病、前列腺病、阳痿早泄,男子少弱精、畸形、免疫性不育症、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不射精、遗精、滑精;精囊炎、睾丸附睾疾病;性传播疾病;泌尿系结石等有精深研究。
曾庆琪教授出诊时间、地点:
每周二下午、周六下午(14:00—19:00) 江苏省中医院门诊4楼专家诊室。
曾教授专家门诊如有事停诊,一定发布停诊公告,敬请患者(尤其外地患者)关注!
江苏省中医院可提前一周:电话(12580-6)、网上或手机app预约。每次曾教授专家门诊可提前预约50人,外地患者可现场加号。看完所有专家门诊病人后下班。敬请关注!
咨询电话:025-84727912
本文是曾庆琪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9-02-24 19:15
网上咨询曾庆琪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