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推荐热度 5.0
在线服务满意度 97%
在线问诊量 28819
视神经病
6. 视神经萎缩如何防治
发表者:张健 2144人已读
张健 张明亮主编
《眼病防治大盘点》
6.视神经萎缩如何防治
视神经萎缩系因视神经退行性病变而致的视盘颜色变淡或苍白。临床上习惯将所有视盘颜色变淡的病变均称为视神经萎缩,而实际上有时视盘颜色变淡可由其表面血管减少等而致,视力、视野等均无异常。视神经萎缩是多种眼及全身病变对神经损伤的最终结果,亦可由遗传、外伤等导致,发病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治疗困难,为常见的致盲或低视力的主要病种之一。
本病原因复杂,可归纳如下。①血管性:如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睫状血管硬化或阻塞,大出血后视神经营养障碍等;②视神经节细胞纤维变性;③视盘水肿后;④炎症:如视神经炎、眼内炎、梅毒等;⑤继发于颅压升高:如脑肿瘤;⑥中毒或营养缺乏:如烟酒中毒、乙胺丁醇中毒等;⑦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⑧外伤;⑨眼压升高:如青光眼;⑩遗传变性等。病变视神经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神经节细胞及轴突广泛损害,最终神经纤维消失,胶质增生。
视神经萎缩患者眼外观无异常,而视力明显减退,严重者无光感,或有视力突降史,久未恢复。瞳孔对光反射正常、迟钝或消失。视野可为向心性缩小,中心暗点,双颞侧偏盲、同侧偏盲等。眼底检查,视盘色淡或苍白、灰白、蜡黄。视盘边界清楚,生理凹陷稍扩大、加深,视网膜及血管均无异常者,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又称下行性视神经萎缩);视盘边界模糊,动脉变细,血管旁可有白鞘者,称继发性神经萎缩;除视盘颜色改变外,尚有严重的视网膜、血管、脉络膜病变(原发病)表现者,为上行性视神经萎缩。
本病首先是病因治疗,行全身检查,尽量发现可能的病因并予以针对性治疗,如脑瘤等。支持疗法: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芦丁等常规口服;肌苷片400mg,口服,3次/日;亦可给予能量合剂(5%葡萄糖液500ml、辅酶A100单位、三磷酸腺苷40mg、维生素C 2g,适当加用胰岛素)静脉滴注,1次/日,15日为1个疗程。
视神经萎缩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头部外伤后,只要神志清醒,应尽早检查视力及眼底。同时饮食应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忌烟酒。视力低下者应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调护。
本文是张健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6-11-13 18:43
网上咨询张健大夫
张健的咨询范围: 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血管病,退变性眼病、青光眼、干眼病、重症肌无力等疑难眼病。睑板腺囊肿、上睑下垂、眼睑震颤、儿童多瞬症;流泪、慢性泪囊炎、睑板腺功能障碍;急、慢性结膜炎、沙眼、春季角结膜炎、泡性角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翼状胬肉、球结膜下出血;巩膜炎;细菌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角膜基质炎;葡萄膜炎、葡萄膜大脑炎、贝赫切特综合征;玻璃体混浊;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黄斑出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近视眼、远视、散光;斜视、弱视;眼眶炎性假瘤;眼外伤等疑难眼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