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误诊为慢性咽炎疾病综述
发表者:张虹 3190人已读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文献报道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疾病前三位是:咳嗽变异型哮喘;返流性食管炎;茎突综合征。综述如下:
1咳嗽变异型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是文献报道误诊为慢性咽炎最多的疾病。CVA是一种特殊类型哮喘, 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 无明显气促症状或体征,在排除了其他明显的耳鼻喉科疾患、肺结核、肺心病等之后符合下列情况可以诊断CVA:①如患者就诊时峰流速值(peak exhale flow, PEF)低于正常预计值的70%,令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舒喘灵200mg,15分钟后复查如果PEF改善率≥15%,可以确诊本病。②如患者就诊时PEF≥70正常预计值,则连续3天测量24小时内 PEF昼夜变化,若PEF变异率≥20%,可以确诊本病。③诊断性试验治疗:对于不能用上述方法确诊患者,则予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治疗,如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也可诊断本病,少数疗效不显著者,予吸入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或丙酸氟替卡松,如1~2周内症状明显缓解也可确诊本病。
2胃食管返流病
胃食管返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在文献报道中误诊为慢性咽炎仅次于CVA。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 称为GERD ,胃食管返流影响到喉与咽,称为喉咽返流 (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 LPRD)。LPRD表现[2-3]有声嘶、咽喉部异物感、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检查发现声带后联合区域水肿、红斑, 声带弥漫性水肿, 严重时出现肉芽肿、喉室消失、声门下狭窄等, 行双探针24hpH监测, 喉咽部返流事件pH<4 超过3次。详细的病史和喉镜检查对该病的诊断非常重要,质子泵抑制剂作为抑制胃酸分泌的抑制药物已被用于LPRD的治疗,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将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列为LPRD最有价值的诊断,该方法简单可行,敏感性和特异性好。
3茎突综合征
茎突综合症是一种因茎突形态、长度、方位的变异、茎突附着的韧带骨化或茎突周围炎症等原因刺激邻近的神经( 舌咽神经、面神经感觉支、三叉神经、迷走神经等) 、血管和其他组织而导致的以腭咽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4] ,多数学者认为当茎突长度>2.5cm时可能出现症状。对怀疑本征者, 查体要进行扁桃体窝触诊。摄X线茎突片,CT扫描三维重建可以显示茎突的长度及形态辅助诊断。
4讨论
为减少误诊,工作中应加强多学科横向知识联系, 开阔思路, 提高对少见病和常见病的不典型性的认识。此外,鼻后滴漏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卡托普利致咽部不良反应;亚急性甲状腺炎;食道癌;下咽癌;头颈部恶性淋巴瘤;肺癌;肺结核;焦虑抑郁症;胃癌;颈椎病;胆结石;胸腺瘤重症肌无力;鼻咽癌;舌咽神经痛;单纯支气管内膜结核等误诊为慢性咽炎时有报道。
《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主要表现为夜间刺激性咳嗽,则可先按CVA治疗;咳嗽伴有明显反酸、嗳气、烧心者则考虑按GERC治疗;如感冒后继发咳嗽迁延不愈,可按感染后咳嗽进行处理。咳嗽伴流涕、鼻塞、鼻痒、频繁清喉、鼻后滴流感者,先按鼻后滴漏综合征进行治疗。详细询问病史, 认真全面查体, 深入分析。及时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任何忽视辅助检查和片面依赖辅助检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2-06-15 22:10
相关文章
网上咨询张虹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