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紫癜性肾炎患者常见疑难问题解惑
发表者:张鹏 1245人已读
1.什么是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导致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为出血性皮疹、关节炎、胃肠病变及肾的损害。
1.皮下出血点多发生在四肢远端、臀部及下腹部,多呈对称性分布,稍高于皮肤,可有瘙痒,可融合成片,严重者融合成大血泡。
2.关节炎:1/2的病人有非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疼痛,多以较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疼痛明显,偶发于手腕即手指关节。关节腔可以积液,但不留畸形。
3.消化道症状:2/3病人有胃肠道症状,以腹部游走性绞痛为多见,其次为胃肠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或血便,稀水样便。
4.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病因或诱因有:部分患者起病前有呼吸道感染及药物、食物过敏史。本病属非遗传性疾病,但存在遗传好发倾向,常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成人较少见,好发于寒冷季节,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本病大多数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也有反复发作或迁延数月甚至数年。
2.过敏性紫癜都会造成紫癜性肾炎吗?
不一定。过敏性紫癜多为自限性,一般在6-8周内好转,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可反复发作达数年之久。约1/3以上患者可出现肾损害,肾脏受累者,多数能恢复,少数可发展为慢性肾炎,极少数可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紫癜性肾炎都怎么治疗?
治疗时消除诱因十分重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须在医生指导下,不可自作主张,随便减量停药,引起病情反复,并要注意副作用。如胃炎、胃肠道出血、高血压、骨质疏松等,若出现要予相应处理。本病要注意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等相互鉴别,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不要轻信江湖医生,以免误诊、延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重蹈覆辙。
4.紫癜性肾炎能治愈吗?
紫癜性肾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这种病即使不治疗,自己也能好。一般情况下病程为数周,尤其是儿童患者,好得更快。但也有少数病人转为迁延性肾炎、慢性肾炎或急进性肾炎。对于成年患者如何治疗,医学界的看法不一,一般认为成年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不如儿童患者容易治疗,后果较差,特别是老年患者或起病以急性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或有大量蛋白尿的病人治疗较为困难,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较高。也有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人反复发作,或迁延数月、数年。
5.过敏性紫癜都要查过敏原吗?
不一定,因为有些过敏原容易查出,有些则不容易查出。常见的有:
1.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临床上很多紫癜是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
2.食物过敏:鱼、虾、蟹、蛋、奶、芒果等。
3.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如青霉素。
4.疫苗接种:如麻疹疫苗、狂犬疫苗等。注意环境因素:如花粉、油漆、化工原料等。
其实还有很多患者很难找到诱发因素。经过临床观察发现,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不适合进行皮肤试验检测过敏原,因为此期患者处于高敏状态,结果受影响较大。对于体外使用可以进行。往往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参考的意义往往也不是太大,如总IgE水平高不一定是过敏性疾病患者,而过敏者检测总IgE水平反而不一定高。另外每一种检测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一种单一的试验能保证其结果的准确。还有,过敏原检测只能检测目前有限的种类,而自然界中的过敏原非常多,有些根本无法进行检测。经过临床观察发现,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不适合进行皮肤试验检测过敏原,因为此期患者处于高敏状态,结果受影响较大。对于体外使用可以进行。
6.过敏性紫癜患者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紫癜性肾炎的饮食应立即停止接触和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药物、花粉、油漆等。食物如牛奶蟹、虾、蛋、羊肉等;药物如磺胺类、青霉素制剂、解热止痛药、雷米封、胰岛素、抗吸血虫药等。饮食宜清淡而富含营养且宜消化吸收,忌一些饮食不节的做法。出现高度浮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的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为3g以内。以优质蛋白为主,少食用豆制品即其他非优质蛋白。饮食忌肥腻,忌肥肉,动物内脏,肉皮等。每餐切忌过饱,以免增加胃肠负担,诱发或加重肠道出血;饮食应精加工,尽量少用粗食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油菜、笋、韭菜、菠萝等,可磨损胃肠黏膜,诱发或加重胃肠道出血;未煮熟的牛肉、羊肉、猪肉等,也应忌用;忌烟酒和辛辣刺激物,以免诱发和加重消化道出血。
7.紫癜性肾炎患者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
1.注意多休息,养成晚上早睡及午睡习惯,保存充足体力。
2.适当运动,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切勿剧烈活动,同时慎照太阳光。
3.注意保暖,切勿受凉感染:“感冒”,“拉肚子”。
4.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感染。
5.慎用感冒药及其他有肾毒性药物。
8.紫癜性肾炎会反复发作么?
大多数情况下紫癜性肾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这种病即使不治疗,自己也能好。一般情况下病程为数周,尤其是儿童患者,好得更快。但也有少数病人转为迁延性肾炎、慢性肾炎或急进性肾炎。也有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人反复发作,或迁延数月、数年。
9.哪种紫癜性肾炎不用吃激素?
一般来说轻度的紫癜性肾炎或只有皮肤轻度损害,肾脏损害较轻,尿蛋白阴性或者微量蛋白尿,无浮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视病情不用吃激素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视病情轻重,如病情较轻亦可一般性治疗。病情严重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激素治疗。
10.吃激素会对孩子有影响么?
长期超生理剂量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或不适当地停药或撤减容易出现下述多种毒副反应或并发症。
(1)柯兴氏综合症:多因长期应用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所致,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俗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2)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诱发或加重感染,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可同时并用抗生素治疗。
(3)诱发或加重溃疡:糖皮质激素除阻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外,还可使胃酸和胃蛋白分泌增加,降低胃肠粘膜抵抗力而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甚至穿孔或出血。故对合并有消化性溃疡者应禁用或慎用,或加抗溃疡药治疗。
(4)精神神经症状:可见欣快、激动、失眠、情绪异常或诱发类精神分裂症、类躁郁症样精神异常,大剂量时还可诱发颠痫发作或惊蕨,故有精神病倾向、精神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5)骨质疏松和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糖皮质激素一方面可抑制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直接抑制成骨作用,另方面他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加强破骨作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部分患者还可在短期大剂量应用后出现股骨头及其它大关节的无菌性坏死。因此对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激素者应定期进行放射学检查,一旦发现有骨质疏松和无菌性股骨头坏死者,即应停药或配合补钙、维生素等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6)影响创口愈合和儿童生长发育:因糖皮质激素既能促进蛋白质分解,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又能对抗生长激素的作用,抑制儿童骨骼生长和蛋白质量的合成,因此它可妨碍手术创口、外伤及其它溃疡的愈合,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7)对生殖功能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女性月经周期紊乱,但对月经紊乱者使用不一定加重月经紊乱,仍可视原发病病情的需要而使用。此外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患儿出现性早熟,溢乳,提前来月经等。
(8)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儿童在使用标准大剂量的激素后立即停止长高,因此对于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注意避免过分使用激素,而代之免疫抑制剂,以缩短疗程。
本文是张鹏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9-01-17 17:06
科学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