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孩子近视一定要戴眼镜吗?

发表者:郑红梅 人已读

近视已经成为中国儿童的高发眼病之一。那么如何防治近视?目前在一些家长中还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若按照这些错误的认识,不但无助于对近视的防治,还可能给孩子的眼睛带来更大的损害。那么关于孩子的近视和配镜,究竟有什么学问呢?

1.什么是近视眼?

通俗的说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能看清近处的东西

医学解释: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前,如果要看清前方事物,需要将物体移近或佩戴近视眼镜。

2.近视眼的原因?

没有确定的病因,大量的文献报道与环境和遗传有关系

遗传就是说父母为高度近视,可能会遗传给孩子

环境就指目前儿童大量的近距离操作,包括看书、手机、平板和电脑等。

3.多大的孩子容易近视呢?

一般的近视可能最多发于少年时期,10-15岁。

4.儿童近视和成人的近视有什么不同呢?

儿童近视存在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两种,这是成人不会出现的。假性近视是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方法,比如一些治疗仪进行矫正,而真性近视只能通过戴镜来矫正。

儿童的近视波动比较大,经常会有家长在就诊的时候说,我家孩子前几天查视力是0.4,怎么今天就变成0.8了,再一追问,原来孩子原来查视力的时候是期末,现在来眼科就诊的时候正是放松的暑假时间。疲劳、生病或者睡眠少的时候会让孩子的视力下降,而充分休息后孩子眼睛的调节力会增强。

如何给孩子配镜,我总结了这个暑期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些问题,也是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的地方:

1.不想做眼部的检查,直接在外面找个眼镜店直接配镜子。

好多家长觉得一到放假眼科就人满为患,实在太麻烦了,直接找个眼镜店直接配镜就行了,但是孩子视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都是由于近视引起的。所以配镜前必须进行眼部检查。有很多先天的眼部疾病比如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肿瘤等,最开始都是表现视力下降。

2.散瞳太麻烦了,不散瞳验光直接配镜?

儿童配镜必须要散瞳验光,不散瞳验光直接配镜会对孩子眼睛造成很多危害。孩子的眼睛的调节能力非常强,单纯靠电脑验光会得出错误的检查结果,需要散瞳进行视网膜检影,才能得到真正的视力。特别是孩子可能存在弱视的情况下,更要依赖散瞳验光

3.我的孩子才7岁,我能不能选择快速的散瞳验光呢?

临床上散瞳验光分为两种:慢速散瞳验光和快速散瞳验光,慢速散瞳验光是使用阿托品眼用凝胶,使用后大约3周的时间瞳孔散大状态。快速散瞳验光是使用复方托比卡胺,只需要40分钟就能得到结果。很多家长假期为孩子准备补习班或旅游,比较排斥慢速散瞳验光。但医生建议,12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使用慢速散瞳验光,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4.眼镜要一直带着吗?经常戴眼镜会不会再也摘不掉了?

这是每位家长都要询问的问题。低于200度的近视儿童,可以选择看远时戴眼镜,看近时摘掉眼睛,但是如果超过200度以上了,如果仍旧这样的话,会使眼睛一直处于不稳定的调节状态,睫状肌会疲劳,反而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

5.近视越戴眼镜度数越深吗?

没有科学依据,如果不想孩子的近视度数加深,需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先天因素:眼球的发育异常

后天因素:用眼的不注意,比如看电视、电脑、ipad时间过长,看书写字不注意姿势等

6.该给孩子选择配什么样的眼镜呢?

安全,并且要适合孩子

由于孩子活动性比较强,选择树脂加硬镜片,避免容易破碎,对孩子眼睛造成伤害。

10岁以下选择带鼻托的软边眼镜,10岁以上可以选择全框眼镜。尽量不要选择无框镜架。

孩子一旦近视,很有可能会终身相伴,会给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家长要未雨绸缪,及早帮助孩子预防近视。

1.营养均衡,防止视力发育受影响

纠正偏食挑食的习惯,保证孩子摄取足量的各种营养素,均衡的营养有助于孩子的发育,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以免影响视力发育。此外,有研究发现,孩子经常吃甜食更容易近视,因此,家长一定要避免让孩子吃太多甜食。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很多孩子近视是由于不良的阅读习惯造成,歪着头看书、趴着读书、距离太近、光线太亮或太暗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损害视力。孩子读书眼与读物之间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距离。应做到不要躺着看书,不看字体过小、印刷不清的书报,不在晃动的车厢看书,不在昏暗灯光下或阳光下看书。看书环境光线不宜太强或太弱,如25瓦灯泡,不应超过0.5米,一米上应使用60瓦灯泡,灯泡应在左前方免阴影妨碍视线,灯心最好有灯罩,以免光线刺激眼睛。

3.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正确引导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玩过后要带孩子到视野开阔的地方,让眼睛得到很好的休息。同时还要注意光线适中,屏幕及室内光线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注意屏幕和眼睛的距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