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红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胰脾科普

脾血管瘤多大时需要手术治疗?

发表者:张继红 人已读

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脾脏良性肿瘤,约占脾脏原发良性肿瘤的50%。可单发,也可多发,生长较慢,病理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和混合血管瘤,形态上分为结节型和弥漫型。一般没有临床症状,或出现左上腹疼痛、肿块、DIC等,大的肿块有破裂出血的可能。由于脾血管瘤无特异症状及体征,发现脾血管瘤主要依靠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脾血管瘤有赖于病理检查。

脾血管瘤可发生栓塞、感染、纤维化、钙化等继发病变,且可发生自发性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大于4.0cm的脾血管瘤更易发生自发性破裂或在外力作用下破裂。因此,脾血管瘤应在临床上引起高度重视。然而,目前对脾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存在很大争议,尚无公认标准。

张继红医生认为,脾血管瘤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应综合考虑血管瘤的大小、数量、部位、有无症状和并发症风险。对无症状、直径小于4.0cm特别是小于3.0cm、影像学诊断明确的脾血管瘤,建议每3-6月随访观察一次。理论上,直径超过4.0cm脾血管瘤都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综合目前已发表文献的观点,总结脾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如下:

(1)直径大于10cm近脾包膜或突出于脾包膜的脾血管瘤,或近期迅速增大,症状明显的脾血管瘤,为绝对手术指征。一旦发现,尽快手术。

(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具有手术指征,建议限期手术。

①直径大于4.0cm脾血管瘤,由于容易发生自发性破裂或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破裂,可能导致致命大出血;

②较大或多发脾血管瘤引起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或出现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者;

③影像学检查良恶性难辨的脾血管瘤或存在严重心理负担者。

手术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施行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为首选手术方案。

本文是张继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