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积极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从日常做起
发表者:周晗 3132人已读
1.重视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CASS注册登记资料显示:冠状动脉正常者12年的存活率为91%,单支病变者74%,双支病变者59%,三支病变者50%,左主干病变预后不良,前降支近端病变对存活率影响较大,血管重建治疗(冠脉内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术)可以降低病死率。
2.积极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从日常做起
吸烟:吸烟使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增加50%,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与吸烟量直接相关。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相关。戒烟1-2年,可使因吸烟所增加的冠心病危险下降50%;戒烟5-15年后其冠心病的危险可接近于不吸烟者。
营养和肥胖:肥胖指体重指数(BMI)>28kg/m;腹型肥胖指男性腰围>90cm,女性>80cm。肥胖多伴随其他促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重5%-10%可以降低血压、胆固醇,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改善糖耐量。建议每天应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谷物250-400g,胆固醇少于300g/d,食用油少于25-30g,每天饮水1200ml。限制饮酒,每天啤酒355ml,红酒2两,白酒1两。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而钾盐的摄入应大于4.7g/d。应该积极控制体重。缓慢持续的减重方法是最理想的减肥方法,也就是说,每周减掉0.5-1kg的体重是最合适的。
运动: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减轻体重、改善血脂代谢,从而降低心血管病危险。运动还可以减轻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1-09-15 18:14
网上咨询周晗大夫
周晗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周晗的咨询范围: 一、心脏介入技术:1.起搏器植入术-双腔、单腔起搏器、ICD等。2.射频消融术-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上速、预激综合征等。3.心衰介入治疗-心脏再同步化CRT三腔起搏器植入等。4.冠心病介入-冠脉造影、冠脉内支架植入等。累计完成上述各项心脏介入手术3000余例。 二、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风心病、先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 更多>>
看了周晗主任的这篇文章,很有同感。我们的确应该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自己远离疾病。这样才可以造福家庭,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