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推荐热度 5.0
在线服务满意度 100%
在线问诊量 9010
心情随想
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
发表者:朱陵君 1069人已读
1.震惊否认期:明确诊断后,病人震惊,表现为不言不语,知觉淡漠,眼神呆滞甚至晕厥。继之极力否认,希望诊断有误,要求复查,甚至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咨询,企图否定诊断。这是病人面对疾病应激所产生的保护性心理反应,但持续时间长易导致延误治疗。震惊期最好以非语言的陪伴,协助满足其生理需要,给予病人安全感。允许其有一定时间接受现实。不阻止其发泄情绪,但要小心预防意外事件发生。肯定回答病人的疑问,减少病人怀疑及逃避现实的机会。同时鼓励病人给予其情感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使之有安全感。 2.愤怒期:当病人不得不承认自己患癌后,随之表现出恐慌、哭泣、愤怒、悲哀、烦躁、不满的情绪。部分病人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而拒绝治疗或迁怒于家人和医护人员,甚至出现冲动性行为。此虽属适应性心理反应,但若长期存在,将导致心理障碍。家属应理解病人的行为。并请其他病友介绍成功治疗的经验,教育和引导病人正视现实。
3.磋商期:此时期的病人求生欲最强,会祈求奇迹出现。病人易接受他人的劝慰,有良好的遵医行为。因此,家属应维护病人的自尊、尊重病人的隐私,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从而减少病人病急乱投医的不良后果。
4.抑郁期:此阶段病人虽让对周围的人、事、物不再关心,但对自己的病仍很注意。家属应利用恰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对病人表示关心,定时探望,加强交流,鼓励病人发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鼓励其家人陪伴,预防意外事故发生。在此期间,由于病情加重,心情抑郁,病人常会疏忽个人卫生的处理,家属应鼓励病人维持身体的清洁与舒适,必要时协助完成。
5.接受期:有些病人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正确认识到生命终点的到来,心境变得平和,通常不愿多说话。在此期间,家属应尊重其意愿,替病人限制访客,主动发现病人的需要并尽量满足需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于:2015-10-24 10:31
相关文章
送出10个暖心 暖暖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