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聊聊化妆品那些事
发表者:张金燕 1289人已读
许多爱美的女孩子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睡前敷了片面膜,早上起来脸肿了,又红又痒。有过化妆品过敏的经验后,对选择化妆品出现了迷茫,那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化妆品我们知道和不知道的那些事~
什么是化妆品?
•根据国务院1997年《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定义:化妆品是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包括皮肤、毛发、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清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化妆品的分类?
•护理类化妆品:如保湿润肤剂、防晒霜、发乳等。
•清洁类化妆品:如洗面奶、香波等。
•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如口红、甲油、粉底等。
•特殊用途化妆品:用于染发、烫发、美甲、除臭等。
市售化妆品玲琅满目,该如何挑选呢?
要选择化妆品,我们需要认识“化妆品标签”,也就是化妆品包装上的各种标志。
根据《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2010年6月17日起,我国境内销售的化妆品(包括国内生产和进口报检)必须标识配方里的全部成分。
是这样
而不是这样
这样规定有什么好处呢?比如女孩子对某个化妆品过敏,可以到医院进行化妆品斑贴检查,那查到的过敏的某些成分,在以后挑选化妆品的时候可以仔细比对,避开“过敏源”。
化妆品斑贴检查(福州市皮美容室)
此外,化妆品包装上还应该明确标识批准文号、许可证号,生产厂家等信息,缺一不可。
而且大于1%的成分要按量从多到少排列,而小于1%的成分排在大于1%的成分随机排列。这有什么用呢?比如当你发现一款化妆品号称主要活性成分是“**提取物”,但是它的提取物却排在很后面,说明它加的量就很有限,可能存在些虚假宣传的成分了
再看看里面的化妆品名称,结尾的都是“霜”“乳”“凝胶”等字眼,这个代表了化妆品的性状,是由配方里面的表面活性剂及含油多少决定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来选择;比如挑选洗面奶,油性皮肤适合“泡沫”和“凝胶”,中性适Σ“乳”或“奶”,而干性适合“霜”或“膏”。
化妆品标识还规定了一些禁止用语,当你选择的时候发现有类似的宣传,尽量不要选择
一、虚假夸大用语:特效;高效;一洗白;XX天见效;提高(保护)记忆力;破坏黑色素细胞等。
二、明示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效果:治疗;除菌;抑菌;脱敏;褪敏;抗癌;清除毒素等;缓解痉挛抽搐;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等。
三、医疗术语:处方;药方;经××例临床观察具有明显效果等。
再看一个比较实用的标识
有些女孩子化妆品开瓶后可能会用很长时间,实际上,一旦开封,化妆品的有效期就不是盒子上“EXP”标识的那个日期了,而是要参照上图,代表开瓶后6个月和12个月用完。
这个是易燃化妆品的标识,往往出现在香水、压力罐装溶胶、指甲油等产品包装上,要注意保持干燥,远离火源。
了解了化妆品相关的知识后,希望爱美人士在挑选化妆品时候可以睁大眼睛,识别三无产品及不规范的标识,避开不可信的产品和过敏成分,判断活性成分及其浓度,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拥有完美肌肤。
本文是张金燕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2018-03-18 13:26
网上咨询张金燕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