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推荐热度 3.5
在线服务满意度 暂无
在线问诊量 16221
就诊指南
今日浏览量突破500万了!!!
发表者:邹先彪 1809人已读
三年的多的孜孜不倦,答疑问诊条目数万次,个人网站总流量今天也突破500万了,。。。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忙于回答患者问题。。。今天没有时间写。。。以后有空再发表一下感言。。。
因为忙,拖延了5个月,500万浏览量的感言到730万才发出,总算给自己给患友一个交代了。。。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高度发达,让人们能够“足不出户知天下”。各种医疗机构的门户网站、科普网站、答疑论坛等应运而生,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寻医问药,不少患者往往会在看病前先在网站上搜索浏览一番,通过比较鉴别来选择自己的就诊机构。但因为其中也存在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情况,看到一些百姓有因此而上当受骗的情形时,而好大夫在线对每个注册的大夫都经过了实名认证,其严谨的做法值得赞赏,故四年前好大夫网站工作人员初运行时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实名注册答复患者问题时,我在初步考察他们的网页后也爽快地答应了。随着个人网站的建立后,陆陆续续就有患者开始网上咨询了,我对每个咨询帖子都是亲力亲为地耐心细仔地答复,随着某一同种疾病的咨询增多,我又将患者的相似咨询问题集中列出来一条一条地详细答疑,形成《脂溢性皮炎经典问答30例》、《白癜风经典问答20例》、《银屑病经典问答30例》、《尖锐湿疣经典问答20例》、《生殖器疱疹经典问答2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经典问答16例》、《腋臭患者问与答》等科普文章发布在个人网站,对于相同患者的提问,我往往会做个链接发在答复患友的帖子中。使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够得到了相关疾病的科普常识,不少患者在相应的帖子后面留言表示感谢,消除了对相关疾病的恐惧心理。这也让我感到十分欣慰,随诊咨询量的增大,我答复的时间也在增多,一些患友来就诊时,有时会问我,这些答复都是我自己答复的吗?在此我可以很负责的声明,所有回复都是我自己答复的,因为皮肤病的种类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每个医生的经验和处置方式都不尽相同,同时医学也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既然我实名开设了个人网站,就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如果找人代答可能会导致患友网络咨询得到的答复和面诊时的说法不一致,而导致患友的误解,再者患友咨询你是对你的信任,而为病患所信任是为医者最大的荣耀。但如果找人替答则是对患者的一种懈怠和不尊重。故而即使再忙,即使深夜,我也会及时地抽出时间来尽快回复患友,以了患友心头之急。为医者当常记:“金杯银杯不如患友的口碑”。
医乃仁术,德乃医本。但为医者,仅有医德、热情与爱心是远远不够,因为医者,乃执治病救人之业,如果没有好的医术,则好医德亦无承载之舟。打铁还得本身硬。在一般患者看来,皮肤病不碍吃不碍喝,痒时挠挠,痛时忍忍,是小病一桩,殊不知,许多内脏疾病的首要表现就是皮肤上的问题,譬如不少皮肤痒的人在我科查出了糖尿病、白癜风的人查出了甲亢、银屑病的人查出了代谢综合症、手足无痒痛的红斑查出了梅毒等。此外,医学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的行业,故良医者多在平时工作之余,还会养成了广泛浏览国内外医学文献的习惯,让自己的知识时时更新,并由此转化为为患服务的诊疗手段。故许多医生都有“夜猫子”的生活习惯,乃职业之需促成之。
网络诊疗虽然极大的方便患友,但也希望患友不要过于依赖网络诊疗,看病,作为一个完整的医疗行为,离不开医者和患者两个主体,看病是医患双方面对面的过程,首先医生要对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检查、严格处方用药后,还要详细交代用药的方法、日常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复诊的时间等等,有时还需要对患友进行当场的治疗处置。而不少患友在咨询时直接让医生给自己提出一个很具体的治疗方案,这是于医于患都十分不严谨不妥当的咨询方式,因为疾病的表现千变万化,对于皮肤病而言,即使同一疾病不同的部位,可能用药也是不一样的。医生在网络诊疗中只能起到一个“导医”或“建议”的作用,而不能替代面诊。而且卫生部也严禁医生在网上进行诊疗活动。另外一些患友的提问咨询过于简单,让医生无处答复,比如有些患友提问到“我脸上(或身上)长了几个红斑,请问这是什么病?”殊不知,皮肤病4千多种,仅一个红斑的病种也至少在上百种以上,没有病史、诊断、治疗经过和图片的一句话描述无疑是让医生处于猜谜中而得不得实际的诊疗防建议。另外,看病是医患配合、防治结合的过程,不少患友仅仅依赖于治疗而忽视自身的预防作用,无论是网询还是面诊,最常问的是“医生,我这病能治好吗?能断根吗?”疾病的治疗如果缺少患者的配合,医疗过程和结果都会不完善的,因此,我在看病时,总会对患者反复强调预防注意事项,寻求患者的配合,我常常喜欢对患者举糖尿病的例子“如果您是一个糖尿病人,医生给您用降糖药,而您却要天天吃糖,那么您的病情永远不会得到很好地控制的,所以,看病,是病人的预防和医生的治疗的结合”。一个通俗的解答,让患者很容易理解了医生的治疗行为和患者的预防行为才是防治疾病的关键所在。
在我的门诊日,求诊的患友往往很多,为了保证看病质量,我往往会限号,但也架不住远道而来患友的请求而加号,故我出诊时虽然会提前半小时,但基本上会在正常下班时间拖后一个多小时才下班。我想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专家看病加号也不是无限制的,但有更多医者知或不知的患者还在等待我们的救治,而这种救治不一定体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由于诸多客观原因,我国老百姓医学科普知识还相当欠缺,很多时候看病的过程就是寻求“根治”或“永不复发”的结果,而医学是一个发展的科学,是一个在不断完善的科学,也就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患者能够更多的了解这些,在就医的过程中就能够少走很多弯路,就不会在治疗中苛求“断根”、“永不复发”等绝对化的字眼,也能够加深对医生医疗行为的理解。而从医者的角度出发,如果能够让诸多未曾谋面的患者能够从您的科普宣传中获益匪浅,那么这一普惠行为无疑是医者大德的具体体现之一。我从小就十分喜欢文学,工作之后,仍然笔耕不断,但也逐渐从文学题材转移到医学科普的写作上了,也因此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良好的文学素养和临床实践中的磨砺给了我一个实施仁术普惠理念计划的平台。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因手术而做常规的术前检查,居然查出“梅毒”来了,这一结果在家里引起轩然大波,有质疑是否医生误诊的,有怀疑老者品行的,一时间众说纷纭,后来找到我,我通过临床表现、病史、检查、家族史等综合判断,最后确诊为是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生物学假阳性,一场虚惊让一家人如释重负。我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在老年人中不少见,遂撰写《耄耋老人梅毒检测为何“阳性”?》发表在了当年的《健康报》,在外科医生和老年人中反响很大。看到牛皮癣治疗的“根治”广告肆意横行、贻害患者,便挥笔一就《治牛皮癣,别指望立竿见影》,发表在《健康时报》;当春季来临时,水痘、麻疹患者增多时,我又撰写的《病毒: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发表在了《家庭医生》上;当冬季来临时,一些皮肤干燥瘙痒的病人逐渐增多,我又写了《冬季洗澡,不必太认真》,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这些文章我也转帖在好大夫这个网站了……二十年来的不断笔耕,,我先后在《家庭医生》、《大众健康》、《健康报》、《健康时报》、《大众卫生报》等全国性的医学科普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上百篇并被众多报纸和网络媒体转载,主编出版了《皮肤健美100法》、《银屑病防治经典问答50例》等科普著作, 此外,还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云南卫视、河南卫视、《中华网健康频道》、《新浪健康》等媒体上接受科普访谈上百次,许多慕名而至的就诊者常言从中获益匪浅,这也恰是我医乃仁术普惠大德的初衷。
在咨询中见到不少的案例,其中有些在这里提出来,供患友们参考。1)在我的答疑中有不少梅毒孕妇患友,多在怀孕数月后查出有梅毒,孕妇十分担心胎儿的健康,鉴于此点,建议育龄期的女性在准备怀孕前最好做一下性传播疾病方面的检查,尤其是需要做一下梅毒化验,以便防患于未然。2)在咨询我的帖子中和门诊患友中有不少肛内尖锐湿疣是同性恋患友,其中以男性大学生居多,我想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到了上大学的年龄时,母亲已经过了生育期,无法再生育了,由于男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而且往往是多性伴,万一要是感染上了HIV,则对于整个家庭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每每看到一些肛内尖锐湿疣的男孩子查出HIV感染、孩子父母那种无奈无助和失落的样子时,我倍感痛心。故请有同性恋倾向的孩子多考虑一下父母的感受,想想父母把一个孩子从小抚养成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就应当珍惜现在的生活,去享受正常的情爱和性爱生活对于年轻人是很重要的事情。一旦感染上HIV,将是一件覆水难收的事情。3)一些患友在咨询,寥寥数字或一句话,让医生无从提出合理的建议,故希望咨询的患友,将病史描述的详细些,对于不去医院就诊而让医生随意下诊断和治疗措施的或让医生决定能否怀孕(如梅毒生殖器疱疹病人),这于医患而言均不严谨,故无法满足这类要求,也是卫生部不允许的。网络诊疗只是给患友提供一个大致的建议,很具体很细节的东西,还是需要面诊的,网络诊疗不能代替当面诊疗。4)一些网友在面诊时不太注意听取医生的讲解,有时医生花了较多的时间来交代病情病因预防治疗的注意事项后,患者马上又反过来问一句,我该注意什么东西?、什么原因引起?等等,碰到这种情况,医生又得重复说一次,既耗费了医生的时间又耽误后面诊疗患者的时间。医患相互理解,配合诊疗,多数皮肤病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或治愈的。
问医生
图文问诊开始
发表于:2011-09-20 21:55
网上咨询邹先彪大夫
邹先彪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邹先彪的咨询范围: 皮肤病与性病
中国就是缺少这样的医生,谢谢您
接受过邹主任的医病治疗,也看过邹主任的科普访谈视频,感触最深的就是不愧为医学博士和专家,无论是从精深的业务底蕴上,还是从精细和精湛的医术上,都映射着雷厉风行飒爽英姿的军医风采,期待着邹主任和您的团队在医学领域中更大的进步
虽然还没到您那看病去,但是您是回复最快的一位医生,仅此细节就能窥探一般,相信您是医术和医德兼具的一位好医生,祝您好人一生平安!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说得好!愿与主任共勉!
祝贺主任网站浏览量突破500万,向主任学习!!
医患相互理解,但作为强势方医生要一百分尽力,包括医疗水平,态度等,患者不许无理取闹
您是好医生,对患者无微不至。为病患信任是为医者最大荣耀。记得曾经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还对我说过:医生就是行走在刀尖上的客。。手中是病人托付给自己的信任,这种信任和生命总是攸关,甚至和自己更是攸关。医生是神圣并有使命感的职业,只是一个时代会造就一代人的信仰。我的医生朋友不少,包括身边现在一些亲戚家的孩子从医的也有,即便有的年轻已是博士后,可我看到的却是不再为之信仰,而仅仅是为父母选择,或为自己选择的一种谋生的职业。现在这种社会境况,不知你们这代人之后,后起的能否延续救死扶伤,心怀仁慈,患者为先的永恒精神?我的姑姑,以前就是武汉一知名医院的内科主任,后因患者闹事,被当场气得心脏病发抢救无效去世。那时我还在念初中。20年过去,回想起赶往湖北凭吊的惨痛场面还是记忆犹新。而现在同仁这位受伤主任也是我熟悉的朋友。也许医患间不仅仅是求医治病这么简单的线条,也应彼此宽善以待,将心比心才能医患和谐吧。不知道如重新让您选择,您可还会选择这个职业吗?但我相信您应该会。尤其是军医。祝您一切都好,工作顺利,心情愉快,事业如如中天,生活圆满安康!毛主席说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你能成为这个时代,这个领域里名垂青史的好医生!(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