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痣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不同部位恶性黑素瘤的皮肤镜表现皮肤恶性黑素瘤(MM)是一种常见的来源于神经嵴黑素细胞的肿瘤,好发于头颈部、躯干和四肢,也可见于指甲、生殖器或黏膜等特殊部位,早期诊断对于黑素瘤的预后至关重要。由于皮肤解剖结构和接受日光照射强度的差异,不同部位的黑素瘤在皮损形态、组织病理等方面也各不相同。皮肤镜作为一种经典的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分辨活体皮肤的精细结构,与裸眼检查相比,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一般来说,恶性黑素瘤在皮肤镜下可呈现出不典型色素网、不规则点和球、不典型血管模式、不规则条纹、污斑以及蓝白幕等共性特征,此外,不同类型的黑素瘤往往还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模式。识别不同身体部位黑素瘤的皮肤镜特征性表现,对日常临床工作中皮肤肿瘤的早期筛查和鉴别诊断大有裨益。头颈部黑素瘤恶性雀斑样痣(LM)和恶性雀斑样痣型黑素瘤(LMM)是头颈部区域最常见的黑素瘤亚型,其中LM是相对早期的原位黑素瘤,LMM是更晚期的侵袭性黑素瘤,好发于女性的脸颊、面中部,以及男性的头皮、耳软骨和颈部,与慢性日光损伤密切相关,在所有黑素瘤中约占4%~15%。图1:面部LM的皮肤镜表现皮肤镜下,LM/LMM最主要的鉴别要点在于是否存在以毛囊为中心的特定色素模式。由于面部广泛存在的毛囊、汗腺等附属器开口中断了弥漫性色素沉着,故而形成了与身体其他部位经典色素网络相反的不规则结构,即假性色素网。有研究发现,恶性雀斑样痣存在与疾病进展相关的、按顺序出现的特征性皮肤镜表现,并因此提出了「LM进展模型」:在初始阶段可观察到毛囊开口周围圆形、半圆形的灰黑色不对称色素沉着;随后出现毛囊周围青灰色点和小球状结构(环状颗粒状模式);再然后毛囊间区域形成菱形结构;最后出现毛发消失的深色均质结构。该模型诊断L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可达到89%和96%。此外,Pralong等学者还提出了LM的其他皮肤镜诊断标准,包括:⑴「靶标样模式」;⑵皮肤镜下深色结构;⑶红色菱形结构;⑷血管网络密度增加。其中后两个血管模式对诊断罕见的低色素性黑素瘤更有价值。鉴别诊断方面,脂溢性角化、日光性雀斑样痣等面部良性色素性病变在皮肤镜下通常表现为指纹模式、虫蚀状边缘、边界清晰以及粟粒样囊肿;也有研究提出通过识别这些良性特征来反向诊断LM。头皮黑素瘤头皮上的黑素瘤在秃顶和慢性光损伤的老年男性中更常见,皮肤镜下薄头皮黑素瘤常见不典型色素网、假性色素网、不规则色素斑点等模式,还可能出现「7分列表法」中所涉及的任意黑素瘤特征表现(不典型色素网、蓝白幕、不典型血管模式;不规则条纹、不规则污斑、不规则点或小球、退行性结构)。对于头皮结节性黑素瘤(NM)等厚黑素瘤,可引入「蓝黑法则」用于提高皮肤镜诊断NM的准确性:即蓝色和/或黑色区域应累及皮损表面至少10%的面积,蓝色反映真皮色素而黑色体现表皮色素;该规则尤其适用于与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血管瘤、蓝痣和脂溢性角化等疾病的鉴别诊断。NM还需要对血管模式进行仔细评估,因为乳红色结构和不典型血管模式是恶性黑素瘤相关的最常见特征。图2:色素性NM中的蓝黑法则躯干黑素瘤浅表扩散性黑素瘤(SSM)是躯干部位最常见的黑素瘤亚型,其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且多携带BRAFV600E基因突变。SSM在皮肤镜下常见不规则条纹、非对称性色沉和多色模式,上背部的特征表现为退行性结构和有光泽的白线结构,腹部可见负性色素网络。图3:非色沉性NM中的非典型血管模式NM在黑素瘤中约占12%~30%,也可出现于躯干。对于色素沉着性NM,蓝黑法则仍然是主要的诊断线索,皮肤镜下可呈蓝黑色、不规则点和小球、晶状体结构和多形性血管,溃疡也是常见表现;在色素减退的粉红色NM中,血管模式是最重要的皮肤镜诊断标准,包括中央血管、发夹样血管、乳红色结构、多种深浅不一的粉色以及点状/线状不规则血管;肿瘤的厚度可能对皮肤镜下血管模式产生显著影响。甲黑素瘤甲黑素瘤常见于拇指和大脚趾,临床上可表现为黑色不规则甲纵带或甲床溃疡性结节。在使用甲镜检查时,应重点评估以下特征:⑴带状颜色:可为灰色到棕色、黑色不等;⑵纵向条带:可分为颜色、粗细相同,彼此平行的规则模式以及宽度、间隙不等、突然断开、相互交叉的不规则模式;⑶甲皱襞和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即哈钦森(Hutchinson)现象;⑷存在直径<0.1毫米的棕黑色颗粒/小球;⑸甲板营养不良。在成人中,出现棕色背景上的不规则甲纵带、哈钦森征、条带宽度超过甲床的2/3往往提示恶性肿瘤;而在儿童中甲色素沉着则不具有诊断价值。图4:甲黑素瘤的甲镜检查黏膜黑素瘤黏膜黑素瘤可发生于唇部、口腔、鼻窦、生殖器、肛门直肠和结膜等部位,约占所有黑素瘤的1.4%,临床上多表现为孤立、无症状的棕黑色斑疹,起病隐匿,往往诊断时已进入晚期因而预后不良。皮肤镜下的特征表现为蓝色、灰色或白色共存的无结构性多色模式,也可呈现不规则点和小球、蓝白幕、不规则血管、乳红色结构等表现。结膜黑素瘤的主要特征为不规则分布的深棕色、黑色和灰色色素沉着,可汇合成无结构模式;与良性病变相比,其皮肤镜下形态和颜色更多样化,色沉也更深。图5:黏膜黑素瘤的临床及皮肤镜表现肢端黑素瘤肢端黑素瘤(AM)是位于手掌、足底等四肢无毛皮肤的病变,也是亚洲人群中最常见的黑素瘤类型,典型的皮肤镜特征包括皮嵴平行模式(PRP)和不规则弥漫性色素沉着。值得一提地是,在掌跖部位角质层下出血、Laugier-Hunziker综合征、药物诱导的肢端色素沉着等良性病变中也可见到皮嵴平行模式。而在侵袭性AM中,有时也可出现一些如皮沟平行模式、纤维样结构、晶格样结构等良性病变的表现,但通常仅局限于皮损的一小部分;并且,AM中的纤维样模式往往表现为粗细、颜色、形状各异的纤维不对称和不规则排列,还可出现非典型血管模式、蓝白幕、溃疡等其他皮肤镜特征。近期有研究提出一种名为BRAAFF的皮肤镜评分系统,包含4个阳性和2个阴性预测因子:不规则污斑(+1)、PRP(+3)、结构不对称(+1)、颜色不对称(+1)、存在皮沟平行模式(-1)、纤维样模式(-1)。总分≥1分则考虑诊断为A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87%。图6:肢端黑素瘤的皮肤镜特征小结不同身体部位的皮肤恶性黑素瘤有着不同的皮肤镜特征表现,熟悉这些特异性皮损模式有助于提高黑素瘤的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诊、误诊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